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歧言的词语解释
歧言的意思
拼音:qí yán    注音:ㄑㄧˊ ㄧㄢˊ
基本解释

指离别之言。 南朝 梁 任昉 《别萧谘议》诗:“歧言未及申,离目已先举。”

基本含义
指言辞有歧义,含有误导、欺骗之意。
详细解释
歧言是指言辞有歧义,容易导致误解或欺骗的言辞。这种言辞通常具有模棱两可的特点,让人难以辨别其真实意图。使用歧言的目的常常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蒙蔽他人、掩盖真相或引起争议。
使用场景
歧言常常出现在政治、商业、法律等领域中。政治家或宣传者可能使用歧言来误导公众,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商人可能使用歧言来欺骗消费者,推销低质量或虚假产品。在法律领域,律师可能使用歧言来争取自己的辩护或诉讼利益。
故事起源
《汉书·杨震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杨震和杨修的对话。杨震问杨修:“你知道迷宫吗?”杨修回答:“知道。”杨震继续问:“你知道迷宫的出口在哪里吗?”杨修回答:“不知道。”杨震笑着说:“你的话就是歧言。”这个故事成为了歧言成语的起源。
词语结构
由“歧”和“言”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回答总是带着歧言,让人不知道他真正的意图。2. 政治家经常使用歧言来操纵民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记忆技巧
可以将“歧言”联想成迷宫中的迷,迷宫中的路口有很多歧路,容易让人产生困惑和误导。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言而无信”、“弄巧成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解释总是带着歧言,让我们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2. 初中生:政治家常常使用歧言来欺骗公众,让人们产生错误的判断。3. 高中生:商家为了推销产品,常常使用歧言来误导消费者,使他们购买不必要的商品。4. 大学生:法律界的律师有时会使用歧言来争取自己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义的实现。
(0)
诗文中出现“歧言”的诗词

采薇二首·其一

采薇南山下,忽忆千里人。

岂无临歧言,一别今几春。

旧交容易新,新交容易亲。

缄书重复启,曲折情难陈。

勿陈逢彼怒,人心不逮故。

愿言秉子德,千秋爱贞素。

(0)

别庄氏女子

忆我种梅日,甲午暮春间。

生尔十月后,梅花始及肩。

女长梅亦大,于今二十年。

今尔别我去,梅花仍满檐。

与尔簪荆钗,摘梅插花钿。

凄然与母别,母痛泪如泉。

拭汝纵横泪,记我临歧言

尔在汝舅侧,实如父母前。

汝姑既已无,正须赖汝贤。

其余诸姑叔,和柔实所先。

苦语何可尽,绕梅空潸然。

(0)

题夏闰枝青镫有味图

至文肇六籍,洙泗执枢纽。

鲁论四教垂,文实居其首。

天地虽广大,万物虽繁茂,厥理靡不包,一一资析剖。

譬如城门轨,万马此辐辏。

自遭秦坑焚,汉兴葺残漏。

讹谬日渐增,糠秕遂杂糅。

厥后流益分,笙簧百家奏。

经史子集区,金石梨枣寿。

儒者生近今,简册如山阜。

区区两目力,讵易遍寻究。

又况是非间,错互眩妍丑。

出主或入奴,输攻而墨守。

谁能折其中,轇轕辨纷纠。

夙昔有志斯,披诵就窗牖。

荧然夜一檠,不觉柄移斗。

所嗟识趣卑,衣食复奔走。

所学无一成,蹉跎竟谁咎。

闰兄劝学人,翩翩绍华胄。

研摩日不遑,未恃得天厚。

我时共折证,悬河资辨口。

醰然心得言,岂屑拾牙后。

示我青镫图,小册恰藏袖。

开帙肖清神,夜景亦深秀。

梧桐三两株,竦立秋光候。

萧萧竹几丛,掩映茅亭右。

斗室煜孤镫,书外百无有。

恍闻金石声,琅琅激林薮。

我时将南旋,惜别同心友。

敬当临歧言,得勿附琼玖。

相期各努力,业成致不朽。

此味殊酸咸,知音果谁某。

还拟问铜芽,历历心领否。

(0)

别萧咨议

离烛有穷辉,别念无终绪。

歧言未及申,离目已先举。

揆景巫衡阿,临风长楸浦。

浮云难嗣音,徘徊怅谁与。

傥有关外驿,聊访狎鸥渚。

(0)

采薇(二首)

采薇南山下,忽忆千里人。
岂无临歧言,一别今几春。
旧交容易新,新交容易亲。
缄书重复启,曲折情难陈。
勿陈逢彼怒,人心不逮故。
愿言秉子德,千秋爱贞素。
¤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