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1) (名)基本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骨肉相连。(作主语)
(2) (名)比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
[构成]
并列式:骨+肉
- 近义词
骨血
- 英文翻译
1.flesh and blood; kindred
- 详细解释
◎ 骨肉 gǔròu
(1) [body]∶身体
骨肉归复于土。——《礼记》
(2) [flesh and blood]∶骨和肉
(3) [intimate;kindred]∶比喻至亲
亲生骨肉
骨肉关系
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此之谓骨肉之亲。——《吕氏春秋·精通》
恨透了秦始皇,说他无缘无故筑什么万里长城,害得人家骨肉分离。——《孟姜女》
(1).指身体。《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復于土,命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 平 叱曰:‘丞相新亡,骨肉未寒,汝焉敢造反!’”
(2).比喻至亲,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墨子·尚贤下》:“当王公大人之於此也,虽有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诚知其不能也,不使之也。” 唐 沉亚之 《上寿州李大夫书》:“ 亚之 前应贡在京师,而长幼骨肉萍居于 吴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四:“久别重逢,情逾骨肉。”
(3).指同姓的人。《宋书·王懿传》:“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
(4).比喻文章充实的内容。《平山冷燕》第六回:“莫怪文章生骨肉,謫来元是掌书仙。”
- 基本含义
- 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成语“骨肉”来形容亲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亲情的深厚和亲密无间的感情。比如,当我们想赞美一个家庭和睦、亲情浓厚时,可以说:“他们一家人真是骨肉相连,关系非常好。”
- 故事起源
- 成语“骨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左传》中。据记载,鲁国公族有两兄弟,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互相照顾、支持。他们的亲密关系得到了众人的称赞,后来就用“骨肉”来形容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词语结构
- 主语 + 是 + 骨肉
- 例句
- 1. 我们一家人是骨肉,不论发生什么,都会相互支持。2. 兄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骨肉般的亲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形象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骨肉”。想象两块骨头和一块肉紧紧地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结构,表示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亲情相关的成语,如“血浓于水”、“亲如手足”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爸爸妈妈是骨肉,我们每天一起吃饭、玩耍。2. 初中生:兄弟姐妹之间应该是骨肉相连的,互相帮助、支持。3. 高中生:亲人之间的骨肉关系是无法替代的,我们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