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军机,军务。《魏书·酷吏传·羊祉》:“ 祉 志存埋轮,不避强御;及赞戎律,熊武斯裁。”《隋书·梁睿传》:“公既上才,若管戎律,一举大定,固在不疑。” 唐 岑参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诗:“良筹佐戎律,精理皆硕画。”《金史·杨伯雄传》:“ 晋武 平 吴 皆命将帅,何劳亲总戎律。”
(2).军纪;军法。 唐 陈子昂 《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上不能允副圣心,中不能匡正戎律。”《明史·翟鹏传》:“有逡巡观望幸苟全,而力战当先者反以损军治罪,非戎律之平。”
- 基本含义
- 戎律指武器的法则,也可指军事法纪。
- 详细解释
- 戎律源自于《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戎律不待言,信然后行”。意思是说,军队的纪律不需要多言,只有信仰才能行动起来。后来演变成戎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军队的严格纪律。
- 使用场景
- 戎律一词常用于描述军队或组织内部严格的纪律要求,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遵守纪律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戎律的故事源自于中国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时期。当时,项羽是楚国的将领,他善于用兵,但对军队纪律要求极为严格。他在军队中实行严格的军事法纪,要求士兵们严守纪律,勇往直前。因此,项羽的军队成为战无不胜的楚军。
- 词语结构
- 戎律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 1. 这支部队严格遵守戎律,训练有素。2. 他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很高,总是遵守着戎律。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戎律的“戎”字与“军”字联想,表示与军队有关,而“律”字则可以联想到纪律。通过联想,可以更好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军事历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楚汉战争和项羽的故事,深入了解戎律成语的背景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在游戏中严格遵守戎律,不作弊。2. 小学生:我们班的学生都遵守着戎律,不乱扔垃圾。3. 初中生:在军事训练中,士兵们必须严格遵守戎律。4.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学生会组织活动时,都要遵循一定的戎律。5.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们要严格遵守公司的戎律,不泄露机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