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闲放”。悠闲放任;闲散。《北齐书·崔季舒传》:“ 季舒 性爱声色,心在闲放。”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七:“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 清 刘大櫆 《<岳水轩诗集>序》:“犹忆在 金陵 ,登 水轩 之堂,饮酒啸歌,意气閒放。”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现已非 晋 ,或 明 ,而《论语》及《人间世》作者,必欲作飘逸闲放语,此其所以难也。”
- 基本含义
- 闲散、懒散,不用功、不努力。
- 详细解释
- 闲放是一个用来形容人懒散、不用功的成语。它表示一个人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做事,而是随意、散漫地度日。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懒散不努力的人,提醒他们要勤奋努力,不要浪费时间。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场景中,比如教育、工作、家庭等。在教育中,老师可以用来批评学生不用功、不努力学习的情况;在工作中,领导可以用来提醒员工要勤奋工作,不要懒散度日;在家庭中,父母可以用来教育孩子,告诉他们要爱学习、勤奋努力。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有一个叫做李开先的人,他非常懒散,整天无所事事,不肯努力工作。有一天,他在家里闲着无聊,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好奇地走出去看个究竟,却发现是一只老鼠在地上奔跑。于是,他想:“这只老鼠都能这么努力地奔跑,我为什么不能努力工作呢?”从那以后,李开先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懒散态度,开始勤奋工作,不再闲放。
- 词语结构
- 闲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闲”是形容词,表示懒散、不用功的意思;第二个字“放”是动词,表示随意、散漫的意思。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懒散、不用功。
- 例句
- 1. 他整天闲放,从来不肯努力学习。2. 这个员工工作态度很差,总是闲放度日。3.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远离闲放的生活方式,努力学习。
- 记忆技巧
- 要记忆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一个人闲散地坐在沙发上,什么事情都不做。这个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和“闲放”相关的成语,比如“闲云野鹤”、“闲言碎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成为一个闲放的人,我要努力学习,做一个优秀的学生。2. 初中生:他整天只知道玩游戏,完全是个闲放的人,一点也不上进。3. 高中生:考试前他从不复习,总是闲放度日,所以成绩一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