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小虫的通称。 汉 王逸 《九思·怨上》:“虫豸兮夹余,惆悵兮自悲。” 唐 杜荀鹤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 沉从文 《主妇集·生存》:“虽活在一个四处是扰扰人声的地方,却等于虫豸,甚至于不如虫豸。”
(2).詈词。喻指下贱者。《三国志·吴志·薛综传》:“ 日南郡 男女倮体,不以为羞,由此言之,可谓虫豸,有靦面目耳。”《太平广记》卷二六六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卢程》:“ 卢程 擢进士第……唯以氏族傲物。 任圜 常以公事入謁, 程 乌纱隐几,谓 圜 曰:‘公是虫豸,輒来唐突!’”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幺么鼠子乃敢尔,是何鸡狗何虫豸!” 鲁迅 《华盖集·战士和苍蝇》:“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们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 近义词
昆虫
- 英文翻译
1.[书] (虫子) insects
- 基本含义
- 指虫子、昆虫。也用来形容人品行恶劣、卑鄙无耻。
- 详细解释
- 虫豸是一个比喻性成语,由“虫子”和“豸”两个字组成。虫子代表昆虫,而“豸”是一种野兽,古代常用来比喻恶劣的人。虫豸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恶劣的人或者卑鄙无耻的行为。
- 使用场景
- 虫豸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用得较少,但在文学作品、口语中较常见。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恶劣、做事卑鄙无耻,或者指某种卑劣的行为。
- 故事起源
- 虫豸一词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在古代的典籍中,虫子常常被用来比喻卑劣的人。而“豸”则是古代的一种野兽,象征着凶狠和邪恶。将虫子和豸结合起来,形成了虫豸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恶劣的人或行为。
- 词语结构
- 虫豸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 1. 他的行为真是虫豸不堪,连最基本的道德都没有。2. 这个人心机太重,简直是个活生生的虫豸。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虫豸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恶心的虫子和一只凶狠的豸同时出现,形成了一个恶劣的形象,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虫豸相关的成语,比如“虫鱼之思”、“豸角之势”等,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虫豸是我们生态课上学到的一个词,它指的是昆虫。2. 初中生:他的行为真是虫豸不堪,连最基本的道德都没有。3. 高中生:这个社会上,虫豸之徒层出不穷,我们要警惕。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某些高层管理人员真是虫豸,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5. 成年人: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虫豸行径,让人深感恶心和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