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披读 pīdú
[open a book and read] 翻开书本读
- 详细解释
阅读。《南史·张缵传》:“兄 缅 有书万餘卷,昼夜披读,殆不輟手。” 唐 王昌龄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诗:“披读了不悟,归来问 嵇康 。” 宋 欧阳修 《与张秀才第一书》:“前日辱以诗赋杂文启事为贄,披读三四,不能輒休。” 袁庙 祝鮀 《辛亥革命徵信录》:“余逐日披读《字林报》、《泰晤士报》、《大陆报》、《文匯报》,分别録存。”
- 基本含义
- 指读书时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样子。
- 使用场景
- 披读常用于形容读书时专注、用心的情景,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学习或工作时专注的状态。
- 故事起源
- 关于披读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未有明确的记载,但披读的概念在古代的文化中非常重要。古人注重读书的专注与用心,认为只有全神贯注地阅读,才能真正吸收知识。
- 词语结构
- 披读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披”和动词“读”组成。
- 例句
- 1. 他披读经书,一心向学。2. 学生们在图书馆里披读,互相学习。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披读想象成读书时,将书籍展开,全神贯注地阅读的场景。可以通过多次重复使用该成语,并将其与具体场景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披读相关的成语,如“披荆斩棘”、“披肝沥胆”等,可以扩展对披读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晚上都会披读课本,为了考试做好准备。2. 初中生:在考试前的一个月,我会披读各种参考书,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3. 高中生:为了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我每天都会披读大量的学科知识。4. 大学生:在准备论文时,我会披读大量的文献,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支持。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