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竹。竹经冬不凋,故称。 唐 元稹 《寺院新竹》诗:“宝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踊。亭亭巧於削,一一大如拱。冰碧林外寒,峯峦眼前耸。” 唐 元稹 《和东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韵》:“冰碧寒夜耸,簫韶风昼罗。”
- 基本含义
- 形容冰雪晶莹剔透、碧绿清澈。
- 详细解释
- 冰碧是由冰与碧绿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用来形容物体或景色的清澈透明、明亮鲜艳。冰碧所指的物体或景色通常是如同冰雪晶莹剔透、碧绿清澈的样子,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
- 使用场景
- 冰碧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自然景观、水域、光线等清澈明亮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眼睛明亮透亮,或者形容人的心灵纯洁明澈。
-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句话:“冰者,水之寒者也;碧者,物之寒者也。”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冰和碧绿的特点,后来人们将冰与碧绿结合起来,形成了成语“冰碧”。
- 词语结构
- 冰碧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之间没有明显的主谓关系,表示物体或景色的特征。
- 例句
- 1. 这个湖水清澈透明,宛如冰碧一般。2. 她的眼睛冰碧明亮,透出一股纯净的光芒。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冰和碧绿的形象与清澈明亮的景色联系起来,形成冰雪晶莹剔透、碧绿清澈的形象,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与冰碧相关的诗词、散文或者欣赏与冰碧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冰碧的镜子。2. 初中生:山谷里的溪水冰碧透明,仿佛流淌着一条翠绿的玉带。3. 高中生:她的眼睛冰碧明亮,像两颗美丽的宝石。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冰碧”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