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齐虏的词语解释
齐虏的意思
拼音:qí lǔ    注音:ㄑㄧˊ ㄌㄨˇ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统一国家、征服敌方的情境。可以用于政治、历史、军事等领域的讨论中。
例句
1. 他们联合起来,齐虏南方的敌人。2. 这位将军带领军队,成功地齐虏了辽国。
基本含义
统一齐虏,指统一征服外族。
基本解释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 汉高祖 刘邦 发兵击 匈奴 , 齐 人 刘敬 以为不可。 高祖 怒,骂 刘敬 曰:“ 齐 虏!以口舌得官,今迺妄言沮吾军。”后人诗文中因以“齐虏”指 刘敬 。 元 戴表元 《<齐东野语>序》:“故 庄周 目《齐谐》为滑稽, 汉高 责 齐 虏以口舌。”

延伸学习
如果对中国历史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征服和统一的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齐威王一样,齐虏所有的坏习惯。2. 初中生:历史课上学到,秦始皇统一六国,齐虏了整个中国。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政府需要齐虏腐败和不公平的现象,为人民谋福利。
故事起源
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威王带领军队成功征服了北方的狄人。为了表彰齐威王的功绩,人们用“齐虏”来形容他统一齐国并征服外族的壮举。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齐”字与齐国、统一联系起来,表示统一齐国。2. 将“虏”字与敌方、征服联系起来,表示征服外族。
词语结构
齐虏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详细解释
齐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齐”指齐国,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虏”指敌方的外族。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统一齐国以及征服外族的行为。
(0)
诗文中出现“齐虏”的诗词

寄二子

大儿新作鹤林游,仲子经年戍吉州。

日日望书常至暮,时时入梦却添愁。

得官本自轻齐虏,对景宁当似楚囚。

识取乃翁行履处,一生任运笑人谋。

(0)

怀忠襄

平生王佐心,世运蹈衰末。

齐虏谁复封,楚囚讵当脱。

金陵虽怀古,尚友在风烈。

褒忠侈遗庙,夫子我先达。

(0)

永遇乐.题熊襄悯狱中诗卷

一障乘边,是何人者,目光如炬。

盛诩天骄,尊忘天汉,良工心独苦。

请来缯絮,不期犁扫,于法宜徵对簿。

闻当日,九重嗟异,刘季无此大度。

奉春往事,料敌兵形势,汉廷谁及齐虏

自古筹边,庞言多败,哙等难为伍。

十年冉冉,臣言可按,无那鼎湖龙去。

公行矣,犹遗翠墨,曝光海宇。

(0)

三不归行

客心摇摇若悬旌,三度欲归归不成。

方春欲归我自懒,秋冬欲归事自变。

问我欲归定何时,天公默定人不知。

孔公晚岁将入楚,盘桓陈蔡行且住。

昭王已死不复南,意欲归老父母邦。

卫灵父子无足取,姑尔息肩俟东鲁。

三桓岂知用圣人,哀公亦自不能臣。

冉求一战却齐虏,请君召师君亦许。

归来闭户理诗书,弁冕时出从大夫。

梦见周公已不复,老死故国心亦足。

孔公愈老愈屯邅,顾我未及门下贤。

乡邦万里不能往,妻孥近寄颍川上。

依嵩架颍结茅茨,自问此志于何期。

汝南一寓岁行复,来年归去栽松竹。

(0)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九都关中

脱挽辂,衣羊裘,见天子,借前筹。

洛邑之营自周公,建都原未离关中。

山东诸人无大计,可怜欲袭重瞳智。

扼其肮,拊其背,刘敬真能知地利。

口舌得官何足病,高帝谩骂乃天性。

君不见,汉家开基四百年,齐虏之功莫与竞。

(0)

杂诗二首·其二

鴳篱无高鸟,牛涔无巨鳞。

物大会有合,浅小安足陈。

藤萝附松柏,缴绕固其真。

桃李虽不言,吐华自阳春。

齐虏事口舌,秦人如鬼神。

末路多此比,龙蛇贵存身。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