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虹旌的词语解释
虹旌的意思
拼音:hóng jīng    注音:ㄏㄨㄥˊ ㄐㄧㄥ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盛大的场合、庆典、盛况以及壮丽的景象。比如:盛大的游行队伍,艳丽的烟花表演,雄伟的建筑等。
例句
1. 晚霞染红了天空,整个大地都笼罩在一片虹旌之中。2. 这座城市的夜景如同一幅虹旌绚丽的画卷,美不胜收。
基本含义
指彩虹和旌旗,比喻盛况或壮丽的景象。
基本解释

彩旗。 汉 王褒 《九怀·思忠》:“驾八龙兮连蜷,建虹旌兮威夷。” 晋 左思 《魏都赋》:“萧斧戢柯以柙刃,虹旌摄麾以就卷。”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虹旌拂月,龙輈渐汉。” 唐 刘禹锡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玉帐观 渝 舞,虹旌猎 楚 田。” 宋 司马光 《送王待制知陕府》诗:“鶠阁騫云表,虹旌拂海隅。”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盛况、壮丽景象相关的成语,如“锦绣前程”、“璀璨夺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真像一面虹旌在天空中飘扬。2. 初中生:演出的舞台布置得非常华丽,犹如一幅虹旌绚丽的画卷。3. 高中生:这座城市的夜景像一片虹旌,灯火璀璨、美不胜收。4. 大学生:毕业典礼上,学生们手持毕业证书,排成整齐的队伍,场面盛大,真是一幅虹旌般的景象。
故事起源
虹旌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班彪传》中,记载了班彪在向皇帝汇报时使用了“虹旌”一词。根据史书记载,班彪所说的“虹旌”是指一种盛况壮丽的场面,形容当时的景象非常美丽壮观。
记忆技巧
可以将“虹旌”这个成语与彩虹和旌旗联系起来,想象彩虹和旌旗的盛况壮丽的景象,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虹,是天空中由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形成的彩色弧形;旌,指旗帜、旗幡。虹旌比喻盛况或壮丽的景象,通常用来形容气势磅礴、壮丽辉煌的场面。
(0)
诗文中出现“虹旌”的诗词

九怀·其八陶壅

览杳杳兮世惟,余惆怅兮何归?

伤时俗兮溷乱,将奋翼兮高飞。

驾八龙兮连蜷,建虹旌兮威夷。

观中宇兮浩浩,纷翼翼兮上跻。

浮溺水兮舒光,淹低佪兮京沶。

屯余车兮索友,睹皇公兮问师。

道莫贵兮归真,羡余术兮可夷。

吾乃逝兮南娭,道幽路兮九疑。

越炎火兮万里,过万首兮㠜㠜。

济江海兮蝉蜕,绝北梁兮永辞。

浮云郁兮昼昏,霾土忽兮塺塺。

息阳城兮广夏,衰色罔兮中怠。

意晓阳兮燎寤,乃自?兮在兹。

思尧舜兮袭兴,幸咎繇兮获谋。

悲九州兮靡君,抚轼叹兮作诗。

(0)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

凭玉宅海,端扆御天。止流飞壑,静震腾川。

凝神贯极,摛道漏泉。西裘委衽,南风在弦。

暮芝始绿,年桂初丹。上林叶下,沧池水寒。

霜沾玉树,雁动轻澜。停跸玉陛,徙卫璇墀。

雕箱凤彩,羽盖鸾姿。虹旌迢递,翠华葳蕤。

礼弘灞汭,义高洛湄。

(0)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八柱共承天,东西别隐然。

远夷争慕化,真相故临边。

并进夔龙位,仍齐龟鹤年。

同心舟已济,造膝璧常联。

对领专征寄,遥持造物权。

斗牛添气色,井络静氛烟。

献可通三略,分甘出万钱。

汉南趋节制,赵北赐山川。

玉帐观渝舞,虹旌猎楚田。

步嫌双绶重,梦入九城偏。

秋雨离情动,新诗乐府传。

聆音还窃抃,不觉抚么弦。

(0)

寄江西黄伯善兄弟

我思美人,乃在洞庭之阳,彭蠡之阴。

冲波亘天三百里,离恨比之应更深。

扬澜咆哮左蠡怒,白日惨惨玄猿吟,欲往从之愤余心。

鼋鼍臲卼,不可以驾风摐摐兮雨淫淫。

望厌原之飞烟,邈匡庐之高岑。

霞标日观矗南斗,石门双阙撑敬嵚。

虹旌兮翠羽,昌容兮凤凰,舞荍衣兮茝襟,玉笙吹兮紫鸾音。

望不见兮悲莫任,江水湛湛愁风林。

西来文鱼曾到海,愿寄笔札逾兼金。

(0)

和竟陵王游仙诗二首·其二

朝止阊阖宫,暮宴清都阙。

腾盖隐奔星,低銮避行月。

九疑纷相从,虹旌乍升没。

青鸟去复还,高唐云不歇。

若华有馀照,淹留且晞发。

(0)

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

扬州隋故都,竹使汉名儒。

翊圣恩华异,持衡节制殊。

朝廷连受脤,台座接吁谟。

金玉裁王度,丹书奉帝俞。

九重辞象魏,千里握兵符。

铁马秋临塞,虹旌夜渡泸。

江长梅笛怨,天远桂轮孤。

浩叹烟霜晓,芳期兰蕙芜。

雅言书一札,宾海雁东隅。

岁月奔波尽,音徽雾雨濡。

蜀江分井络,锦浪入淮湖。

独抱相思恨,关山不可踰。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