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红色散粒状之物。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始见 洛阳 春,桃枝缀红糝。” 宋 苏轼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枝上稀疏地下稠,忍看红糝落墙头。”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脸色红润、健康有光泽。
- 详细解释
- 红糁是由“红”和“糁”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红”表示红色,指面色红润、健康有光泽;“糁”是一种细碎的粮食,引申为精神饱满、充满活力。红糁形容人的脸色红润、健康有光泽。
- 使用场景
- 红糁常用于形容人的脸色红润、健康有光泽,可以用来赞美人的精神状态良好、容光焕发。
- 故事起源
- 红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一书中,其中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明朝时,一个叫李红糁的人,长得健康、精神饱满,他的脸色红润,给人一种活力和健康的感觉。因为他的脸色红润,人们就称他为“红糁”,后来这个词被用来形容人的脸色红润、健康有光泽。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她的面色红糁,看起来很健康。2. 这位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精神矍铄,脸色红糁。
- 记忆技巧
- 将“红糁”这个成语与人的脸色红润、健康有光泽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人精神状态的成语,如“精神焕发”、“容光焕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每天锻炼身体,所以她的脸色红糁。2. 初中生:他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运动后的他脸色红糁。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同学们都松了一口气,纷纷露出了红糁的笑容。4. 大学生: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让我的脸色红糁。5. 成年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的脸色变得红糁了,感觉精神状态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