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红移这个词语主要用于天文学和物理学领域,用来描述天体光谱中的现象。在科学研究、天文观测和宇宙学教育中经常会提到红移。
- 例句
- 1. 最近的研究表明,宇宙中的星系都在经历红移现象。2. 通过分析天体的红移,科学家可以推断出宇宙的膨胀速度。
- 基本含义
- 红移是一个天文学术语,指的是天体光谱中的光线向长波段移动的现象。
- 基本解释
拼音:hóng yí
简介
红移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指物体的电磁辐射由于某种原因波长增加的现象,在可见光波段,表现为光谱的谱线朝红端移动了一段距离,即波长变长、频率降低。红移的现象目前多用于天体的移动及规律的预测上。
1.由于多普勒效应,从离开我们而去的恒星发出的光线的光谱向红光光谱方向移动。
2.一个天体的光谱向长波(红)端的位移。天体的光或者其它电磁辐射可能由于运动、引力效应等被拉伸而使波长变长。因为红光的波长比蓝光的长,所以这种拉伸对光学波段光谱特征的影响是将它们移向光谱的红端,于是这些过程被称为红移。
3. 在高光谱遥感领域的红移。在植被的光谱曲线中,遭胁迫的植物的红-红外透射曲线向更短波长方向移动(Cibula和Carter,1992)的现象称为“红端偏移”简称 红移。
简单的说,就是700纳米波长范围的拐点向短波方向移动(如左图曲线)。红移一般是植被遭受胁迫所致,具体解释如下:
叶片的光谱反射最有可能在敏感的可见光范围(535~640纳米和685~700纳米)首先反映植被受胁迫的情况。当植被遭受胁迫和叶绿素生产量开始下降时,由于叶绿素的缺乏一般会使植物在叶绿素吸收带上的吸收减少。这样的植物具有高得多的反射,特别是在红光和绿光部分。(John R Jensen)因此,植物会变成黄色或萎黄色。可见光的反射率增加实际上与植被遭受胁迫时叶片反射率的响应完全一致。只有当足够大并造成这篇严重脱水时,红外反射率才会开始响应(即,开始红移)。
- 延伸学习
- 如果对宇宙学和天文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红移的相关知识,例如哈勃定律、宇宙膨胀理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知道红移是指天体光谱中的光线向红色移动的现象。2. 初中生:哈勃通过观测星系的红移证明了宇宙在膨胀。3. 高中生:科学家通过分析天体的红移,可以推断出宇宙的膨胀速度。4. 大学生:红移是天文学中重要的观测现象,它为研究宇宙膨胀和宇宙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 故事起源
- 红移这个词语最早是由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在1929年提出的。他通过观测星系的光谱发现了宇宙膨胀的证据,并提出了哈勃定律,即哈勃定律认为,远离我们越远的星系,其红移的速度越快。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红移与红色光线相联想,因为红移是指光谱中的光线向红色移动。可以通过观察红色的物体,想象它们相对于我们在远离,从而记忆红移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红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红移是由于宇宙膨胀而导致的现象。根据宇宙膨胀理论,宇宙中的物体相对于我们的观测点在远离我们。当物体远离我们时,其光线会发生红移,即光谱中的光线向长波段移动。红移现象成为了研究宇宙膨胀和宇宙起源的重要证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