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天人感应的词语解释
天人感应的意思
拼音:tiān rén gǎn yìng    
使用场景
天人感应常用于描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也可以用来表达人的行为会对自然和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例句
1. 我们应该顺应天人感应,保护环境,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2. 他的成功是因为他懂得天人感应,善于把握时机。
基本含义
指天与人之间的感应和互动。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天人感应的概念和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与大自然保持天人感应。2. 初中生:只有顺应天人感应,我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3. 高中生: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天人感应,保护生态环境。4. 大学生:研究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故事起源
天人感应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道家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感应的概念融合了这两种思想,认为人应该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关系,相信人的行为会受到自然界的回应。
记忆技巧
可以将天人感应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联系起来,想象自己站在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界的力量与美好,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天人感应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分别是:天、人、感、应。
词语解释
tiān rén gǎn yìng ㄊㄧㄢ ㄖㄣˊ ㄍㄢˇ ㄧㄥˋ

天人感应(天人感應) 

中国 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汉 儒 董仲舒 在答 武帝 策问中作了具体阐述。 明 宋濂 《<徐敬授文集>序》:“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 清 冯桂芬 《<太上感应篇图说>序》:“儒者不谈果报,而天人感应之理具载於经。”

详细解释
(0)
诗文中出现“天人感应”的诗词

闻伯求弟鞫狱明允今日行刑而雪应祈喜而赋诗

敕香勤雪未如期,谁信沈冤在狱扉。

玉阙晓俞三覆奏,瑶妃夜剪六花飞。

从知刑罚分明处,最系天人感应机。

喜极吾家有宣静,眼中琼树转光辉。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