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锢疾一词常用于描述某人的思维受到限制,无法接受新观念或适应变化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思想的人,或者描述某个社会群体的观念保守、不开放。
- 例句
- 1. 他一直被自己的固有观念所束缚,真是个锢疾之人。2. 这个社会需要打破旧有的观念,否则会陷入锢疾之中。
- 基本含义
- 指思想不开放,被固定的观念束缚而无法进步。
- 基本解释
◎ 锢疾 gùjí
[chronic disease] 积久难治的疾病。同“痼疾”
失今不治,必为锢疾。——《汉书·贾谊传》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顽疾”、“思维定势”等,以扩大对思维束缚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爷爷一直认为只有男孩才能做家里的活,这是他的锢疾观念。2. 初中生:有些同学对新的学科没有兴趣,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受到了锢疾的束缚。3. 高中生:在这个信息时代,思维的开放和创新非常重要,锢疾的人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4. 大学生:大学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我们要摒弃锢疾的观念,积极接受新知识和新思想。
- 故事起源
- 《史记·卫青韩信列传》中有记载,汉朝时期,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在西域征战时,遇到了一种名为“锢疾”的疾病。这种疾病会让人的四肢关节僵硬,无法行动。所以,后来人们将思想受到固定观念束缚而无法进步的情况比喻为“锢疾”。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铁链锁住,无法行动,这个人就是因为思想被固定观念束缚而无法进步的锢疾之人。
- 词语结构
- 动词 + 名词
- 详细解释
(1).痼疾。经久难治的疾病。錮,通“ 痼 ”。《礼记·问丧》:“然则秃者不免,傴者不袒,跛者不踊,非不悲也,身有錮疾,不可以备礼也。”《汉书·贾谊传》:“失今不治,必为錮疾。” 颜师古 注:“錮疾,坚久之疾。” 宋 苏轼 《赐苗授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制》:“而卿辞以錮疾,岂所望哉!”
(2).喻指经久难改的恶习、缺点。 清 钮琇 《觚賸·语字之异》:“ 粤 中语少正音,书多俗字……率皆仍讹袭陋,有乖六书之旨。然而师以训弟,父以训子,授受相沿,遂成錮疾。”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 中国 经二十餘朝之独夫民贼,闭塞其聪明,箝制其言论,灵根尽去,錮疾久成。”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六》:“讽刺画本可以针砭社会的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