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经冬不凋的树木。《宋书·顾觊之传》:“尔乃松柳异质,薺荼殊性,故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何异忠孝之质,资行夙昭。” 元 虞集 《敕赐龙章宝阁记》:“重鋟贞木,作大阁于 饶州路 安仁县 云锦山 之 崇文宫 以庋之。” 清 王夫之 《拟阮步兵<述怀>》诗之二十:“紫芝含清膏,贞木炫寒条。”
(2).特指女贞树。 元 王逢 《杨女贞为铁厓提学作》诗:“高堂欲夺柏舟志,抔土静观贞木荣。”自注:“公尝植女贞木表墓上。”《广群芳谱·木谱十二·女贞》:“女贞,一名贞木……凌冬不凋,人亦呼为冬青。”参见“ 女贞 ”。
- 基本含义
- 指心地纯洁、品质高尚的人。
- 详细解释
- 贞木一词源于《诗经·小雅·贞矣》:“贞矣君子,终不可谓无圭。”其中的“贞矣君子”指的是品质高尚的人,象征着正直、忠诚、高尚的品质。贞木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心地纯洁,坚守正道。
- 使用场景
- 贞木一词多用于赞美人的品德高尚,可以用来形容忠诚、正直、纯洁的人。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形容朋友、家人或者社会名人的高尚品质。
- 故事起源
- 《诗经·小雅·贞矣》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其中的“贞矣君子”一词被引申为形容人的高尚品质。贞木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这个诗句,用来形容忠诚、正直、纯洁的人。
- 词语结构
- 贞木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贞”和“木”。
- 例句
- 1. 他一直是我们学校的贞木,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2. 她的品质高尚,被大家称为贞木。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贞木成语中的“木”字,木质坚硬、纹理清晰,代表坚守正道、品质高尚。可以通过与木材的特性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1.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贞石”、“贞节”等,进一步丰富对高尚品质的描述。2. 可以学习相关的诗词,如《诗经》等,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和描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贞木,每次都很认真地完成作业。2. 初中生:她的品质高尚,是我们学校的贞木,值得我们学习。3. 高中生:他一直坚守正道,是社会的贞木,深受大家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