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民雠的词语解释
民雠的意思
拼音:mín chóu    注音:ㄇㄧㄣˊ ㄔㄡˊ
基本解释

亦作“ 民仇 ”。 1.谓人民怨恨、反对。《逸周书·芮良夫解》:“民归於德。德则民戴,否则民讐。”
(2).人民的仇恨。 王德锺 《十九岁述怀》诗之五:“国难方殷抛蠹简,民仇未报祝龙泉。”

基本含义
指百姓之间的争斗或矛盾。
详细解释
民雠是由“民”和“雠”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民”指的是百姓,代表人民群众;“雠”指的是争斗或矛盾。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和争斗,表示社会不和谐的状态。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社会上的矛盾和争斗,特别是指百姓之间的纷争和不和谐的关系。可以用于描述社会上的冲突、争议和矛盾问题。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相传,在一次古代战争中,两个国家的百姓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发生了激烈的战斗。这场战斗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和破坏,使得人民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和不和谐。后来,人们用“民雠”来形容这种百姓之间的争斗和矛盾。
词语结构
Subject + Verb + Object
例句
1. 社会上的民雠问题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协调。2. 这个小区居民之间的民雠不断,需要找到解决办法。3. 好的社会管理能够减少民雠,提高社会的和谐度。
记忆技巧
可以将“民雠”这个成语与“人民之间的争斗”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成两个人民之间争斗的场景,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社会矛盾、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相关的成语,例如“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互相友爱,不要发生民雠。2. 初中生:班级里的民雠问题需要大家共同解决。3. 高中生:社会上的民雠是社会发展的障碍,需要加强社会管理来解决。4. 大学生:我们应该通过对话和沟通来解决民雠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0)
诗文中出现“民雠”的诗词

孔有德倡援辽叛卒屠七邑破登城登抚孙元化按兵不动甘为虏也志慨

天骄蠢尔日烽惊,率土臣民雠不轻。

挟纩多年应马革,脱巾一旦起羊羹。

乍传七邑趋风溃,疑说专戎伏地迎。

贷息游魂终一死,尔曹遂作负恩生。

(0)

感兴七首·其一

唐虞邈以远,禹汤亦悠悠。

周辙一东狩,王纲遂漂流。

春秋更五霸,日日寻戈矛。

陵夷逮七国,斯民益无聊。

战血满沟堑,杀星入云霄。

商君佐嬴秦,变法开田畴。

积强至六世,虎视吞诸侯。

宰割天下地,郡县罗九州。

焚香任法律,儒士咸虔刘。

汉皇起丰沛,三尺诛民雠

开基四百年,烈烈壮鸿猷。

惜哉英明主,不学遗远谋。

一时侩狗徒,赞业非伊周。

遂使皇王政,废堕不复修。

此机一以失,馀恨空千秋。

(0)

顶破二山诗

此邑有顶山,下潜子母虬。

其子去为雨,以救乡人忧。

前擘穷峰开,化出百丈湫。

后因号破山,致祠献庶羞。

岁来省其母,风雹六月秋。

烟云腾蹋去,不复经月留。

邑民赖其灵,虽旱岁有收。

因成两佛宇,幽邃号胜游。

涧泉走鸾车,松桂拥石楼。

夜堂人噤渗,阴壁风飕飗。

近年返暴雨,颇亦伤田畴。

老农务祈祷,梵呗日不休。

常为释徒利,乃作生民雠

呜呼二虬者,其说何悠悠。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