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偷活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不勤奋工作、只关心自己利益的人。可以在日常生活、工作场合、教育领域等各种情境中使用。
- 例句
- 1. 他总是偷活,从不主动承担责任。2. 这个员工偷活,工作效率很低。3. 别偷活了,该认真工作了!
- 基本含义
- 指偷懒、不努力工作,只顾自己的私利。
- 基本解释
◎ 偷活 tōuhuó
[drag out an ignoble existence] 苟且偷生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勤奋工作、责任感相关的成语,如“勤劳致富、勤能补拙、勤学苦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偷活,从来不帮忙打扫教室。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几个同学偷活,不认真做作业。3. 高中生:他偷活了,没有好好复习考试。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偷活”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关于偷活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但它反映了中国人对勤奋工作和责任感的重视。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不偷懒、不贪图私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偷懒的形象与活动的形象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工作场所偷懒,不努力工作,只顾自己的私利,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偷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详细解释
偷生,苟且求活。 汉 刘向 《<战国策>序》:“苟以诈伪偷活取容,自上为之,何以率下?” 唐 韩愈 《鳄鱼文》:“刺史虽駑弱,亦安肯为鱷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偷活於此邪!” 柳亚子 《恶耗》诗之二:“偷活草间空有日,復仇地下尚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