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灾害。《东观汉记·朱遂传》:“灾暴缘类,符验不虚,政失厥中,狼灾为应,至乃残食孩幼。”
- 基本含义
- 指灾害和暴乱。
- 详细解释
- 灾暴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灾指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暴指社会动乱,如暴乱、骚乱等。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灾害和暴乱同时发生,形势非常严峻。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同时发生的情况,可以用于新闻报道、历史描写、或者形容某个地区的困境。
- 故事起源
-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一句描述道:“天地之气,至阳至阴,至暴至灾。”意思是说天地之间的气候变化,可能会出现极端的情况,如暴风雨、灾害等。后来,人们将“至暴至灾”这个词语缩写为“灾暴”,用来形容灾害和暴乱同时发生。
- 词语结构
- 灾暴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 1. 这个地区近年来遭受了连续的灾暴,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2. 战争时期,社会经济陷入了灾暴,人民生活异常艰难。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灾害和暴乱相关的形象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一场暴风雨和一场骚乱同时发生,形成一幅灾难性的场景。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灾害和暴乱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如“水深火热”、“动荡不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小镇上发生了一场大灾暴,很多房屋都被毁了。2. 初中生: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灾暴,导致经济衰退和社会不稳定。3. 高中生:历史上的某个时期,这个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灾暴,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