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中德的词语解释
中德的意思
拼音:zhōng dé    注音:ㄓㄨㄙ ㄉㄜˊ
基本解释

(1).中正的德行。《书·酒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 孔 传:“汝能长观省古道所为,考行中正之德,则君道成矣。”《国语·周语下》:“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於是乎道之以中德,咏之以中音。” 唐 颜真卿 《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公秉乾刚之正性,体坤顺之中德。”
(2).中等的德行。《庄子·盗跖》:“知维天地,能辩诸物,此中德也。”参见“ 三德 ”。
(3).犹言自以为是。德,通“ 得 ”。《庄子·列御寇》:“凶德有五,中德为首。何谓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为者也。” 成玄英 疏:“用心中所好者自以为是,不同已为者訾而非之。以心中自是为得,故曰中德。”

基本含义
指能够处理中外事务,具备中西方文化素养的人。
详细解释
成语“中德”由“中”和“德”两个字组成。其中,“中”指中国,代表中华文化;“德”指德国,代表西方文化。整个成语表示一个人既能够理解和处理中国事务,又具备西方文化素养。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那些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处理中外事务的人,特别是在国际交往、商务谈判或跨国合作等场合。
故事起源
成语“中德”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和德国的学问传承。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与外国进行交流和学习的传统,而德国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中国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这个成语形成了对具备中西方文化素养的人的称赞。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中”和“德”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在国际交往中非常得体,真是一个中德兼备的人。2. 这位企业家不仅精通中文,还熟悉西方商务礼仪,确实是个中德之人。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中德”这个成语与中华文化和德国的西方文化联系起来,想象一个能够在中西方文化之间自如穿梭的人,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关于中华文化和德国文化的知识,了解两个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中德兼备的人,为中德友谊做出贡献。2. 初中生:爸爸说,只有掌握中德两种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3. 高中生:我在学校参加了中德文化交流活动,真正感受到了中德之间的深厚友谊。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中德文化,为将来的国际交流做好准备。
(0)
诗文中出现“中德”的诗词

咏黄玉璧

伯雍种太宁,子产荐圆灵。

色自如蒸栗,精惟化填星。

刚柔叶中德,温润永千龄。

鄙矣赵卿问,怀哉鲍氏铭。

(0)

扬州崔行军水亭泛舟望月宴集赋诗

明月借秋兴,流光在此池。

山公顾我厚,酩酊称未疲。

勿谓嘉会易,但忧离别随。

饱君醉中德,敢使松心移。

(0)

刘荆州答

皇汉失中德,四海横雕戈。

惊尘暗九有,豺虎临长河。

流人满川谷,积尸乱如麻。

关洛既荡析,楚壤空嵯峨。

谬当牧守寄,无以救时讹。

竟贻百代诮,家世随蹉跎。

安知千载下,夫子感慨多。

人生固有志,成败飘风过。

且复登城隅,逍遥望山河。

日暮襄汉碧,凫鸭游轻波。

何以慰我心,玄熊閒黄驼。

清觞宜城酒,二八邯郸歌。

愿言写怀抱,联用宽吾家。

勿言此欢易,乐罢归无何。

(0)

游诚之来广西相从几一年今当赴官九江极与之惜别两诗饯行·其二

士学端成己,工夫要自程。

圣门窥广大,中德养和平。

美玉资勤琢,良才讵小成。

心期须后会,拭目更增明。

(0)

游诚之来广西相从几一年今当赴官九江极与之

士学端成已,工夫要自程。
圣门窥广大,中德养和平。
美玉资勤珏,良才讵小成。
心期须后会,拭目更增明。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