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业力的词语解释
业力的意思
拼音:yè lì    注音:ㄧㄜˋ ㄌㄧˋ
使用场景
业力这个词语多用于佛教教义和修行中,用来描述人们的善恶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积累、影响力和能力。例如,你可以说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有很大的业力,意思是他在这个领域的经验和影响力很大。
例句
1. 他多年来积累了很多正面的业力,因此在事业上非常成功。2. 她的善行积累了很多正面的业力,所以她的生活一直很幸福。
基本含义
指人在世间所做的善恶事业,积累下来的力量和影响。
基本解释

(1).谓行为、言语、思想等各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宋书·蔡廓传论》:“ 蔡廓 虽业力弘正,而年位未高,一世名臣,风格皆出其下。”
(2).佛教语。谓不可抗拒的善恶报应之力。 南朝 梁 沉约 《佛记序》:“分五道於人天,设重牢於厚地,各随业力,的焉不差。” 宋 陆游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之二:“业力驱人举世忙, 西林 袖手一炉香。” 清 谭嗣同 《仁学》十三:“不知业力所缠,愈死且愈生,强脱此生之苦,而彼生忽然又加甚焉,虽百死復何济?”

延伸学习
如果对佛教中的业力概念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佛教的经典和教义。此外,也可以了解其他文化中关于善恶行为和结果的观念,如基督教中的因果报应观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多做好事,积累正面的业力。2. 初中生:他通过努力学习,积累了很多正面的业力,因此考上了理想的高中。3. 高中生:我希望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做贡献,积累正面的业力。4. 大学生:我想在毕业后找一份有意义的工作,用我的业力来改变世界。5. 成年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累的业力,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故事起源
业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中,如《大般涅槃经》、《法华经》等。佛教认为,人们的善恶行为会影响他们的轮回和来世,因此强调通过积累正面的业力来追求解脱和福报。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做善事时,周围会出现一个光环,这个光环代表着他所积累的正面业力。
词语结构
业力是一个名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业力是佛教术语,它包含了业和力。业力是根据一个人在生活中所做的善恶事业而产生的一种力量和影响。积累正面的业力可以带来好的结果和福报,而积累负面的业力则会带来坏的结果和恶报。业力是佛教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也被引申为一种道德观念,指人们应该善待他人,做好事,以积累正面的业力。
(0)
诗文中出现“业力”的诗词

阿育王寺舍利殿

我昔讽经大涅槃,悲涕震动惊人天。

津梁欲倦不得倦,说法示寂真能贤。

金刚体碎舍利出,化身为塔周大千。

惜哉争宝八国主,食嗔一念森戈鋋。

滔天业力极阿育,忏悔回向终洗湔。

役神渡海福震旦,光芒涌地生青莲。

我今来游育王寺,重逢龙藏惊前缘。

涂金构架庋舍利,殿中一塔光巍然。

后方横卧涅槃佛,广榻大被凝香烟。

支颐曲肘示安隐,眼光欲坠仍依连。

龛灯夜寂暂趺坐,静中至听奔雷泉。

尘劳八万四千劫,深恐扰佛清净眠。

山僧精诚贯智勇,开径营造空后前。

庄严华美相具足,孰云漏果成唐捐。

顶礼百拜者谁子,欲以肉眼窥牢坚。

非真非幻漫参想,谁知舍利在汝边。

(0)

普庵家宝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谁生谁病,谁死谁老。达人无證,凡夫颠倒。

日西道晚,日东道早。有睛无眼,撞头磕脑。

扶篱摸壁,弃金抱草。机关木人,弄口叫好。

线牵则动,索断则倒。撒放闲处,如第烂藁。

本自无形,被他作造。五彩妆来,安名立号。

只欲瞒他,何曾自保。打闹过日,全无倚靠。

问他贵姓,口中便道。草木李张,适来方到。

有甚急事,特来干冒。衣食不足,莫怪聒燥。

人口不安,田园旱涝。赚埋公祖,移坟修造。

被术人算,年月不好。朝山拜岳,何处不到。

未尝感应,至今啰噪。又逢卦师,胡言乱道。

速迁公祖,更改门灶。丝蚕天旺,官禄便到。

但信八卦,阴阳最好。公卿宰相,都是我振。

酌发稍轻,摇头摆脑。赠他丰厚,连声道好。

因此贫穷,日夕烦恼。雪上加霜,苦寒难保。

耳里忽闻,普庵得道。捻土为香,直须亲到。

行来不觉,钟声浩浩。自心火急,无人通报。

行童不管,维那高傲。息心定意,低声苦告。

不久之间,果见一老。一条拄杖,披一布袄。

竖个指头,教我速道。鼻孔辽天,眼睛潦倒。

更不说钱,也不爱宝。不得妄想,不得作造。

但识得心,无法不到。汝本是佛,不须别讨。

离诸名相,法身自保。生灭本无,诸佛假号。

世出世相,全无可道。真实一心,不空灵宝。

十方诸佛,都有里许。一切幻缘,此心无主。

幻化须尽,心等太虚。识得此心,如琉璃珠。

随色影现,无著无去。得意忘言,了更无语。

亦无可舍,亦无可取。也不烧疏,也不化纸。

设斋无限,供养蛇鼠。布施不明,却还沉坠。

虽是善因,能招恶理。公子王孙,因修福慧。

持斋精进,衣食布施。才出头来,一切整备。

岂用埋尸,卜度好地。心若不善,一切不利。

头头作业,处处祭鬼。枯骨消磨,神识沉坠。

生不念善,死地狱现。在处慈悲,来生方便。

不信佛法,贫穷下贱。万中无一,官人相现。

满山满岭,头长觜尖。捞鱼罝鸟,历劫相煎。

无一毫善,皆是结冤。不识父母,叫唤喧天。

贪淫杀盗,罪不可言。阴振未满,王法牵缠。

心无一足,烦恼连天。因何不息,澄净心田。

若不饮酒,智慧光鲜。亲近善者,心自善妍。

若不食肉,公婆不哭。日夕心灵,善神助福。

若不杀盗,自身无恼。行住坐卧,心无烦恼。

若不邪淫,净行甚深。精神勿亏,身体安宁。

若不妄言,常亲贵侣。守口如瓶,不惊寒暑。

若不贪爱,触目便会。见如不见,背如不背。

若不嗔痴,眼耳如泥。天翻地覆,我自不知。

若不恶口,身如瓦狗。人来不吠,棒打不走。

若不两舌,无事闲歇。谁是谁非,清风明月。

若不绮语,身心一如。所在尊贵,为人中瑞。

十般不善,在迷不见。佛为分别,觉悟自见。

依此脩行,见本来面。大地含灵,谁敢轻贱。

心共一心,随业转变。我若不如,只管吃现。

我令始觉,感佛方便。翻十不善,回向十善。

永不赚你,天亦常愿。超出三界,见佛知见。

凡夫肉眼,非明不见。无日月灯,如黑漆面。

开眼见色,色即归空。空中无得,恰如无见。

开眼无见,犹如无目。见与不见,全无可善。

眼不是眼,见不是见。空色无宝,不明方便。

达本了心,是佛知见。心若未了,识业黑变。

今日安乐,逐光随现。眼光落地,黑暗周遍。

心思业显,雷奔闪电。怕怖天地,投谁发愿。

百千刀轮,火车掣电。一刹那间,魂识消散。

动经尘劫,业无所间。岂比世间,公牵私绊。

哀哉众生,尚贪吃饭。若还思死,火急难辨。

五千教典,秘言无限。只为愚心,习气深惯。

己化闻经,己身无难。一人了达,与众除患。

不劝不善,恶不消散。若闻其声,何忍食由。

若见众生,死当助哭。身衣口食,难心自足。

直至到死,神识缠逐。随念往生,定入毛畜。

心不念佛,镇在牢狱。心若念善,□□□□。

善果善因,笙筝笙竹。不曾捻种,遍地野菊。

耕田得禾,耕畬得粟。乐善天堂,造恶地狱。

善恶无差,由心直曲。信佛拜泥,转转昏迷。

信神烧纸,自损谷皮。信经读字,不干心事。

信道行淫,只瞒自心。信善贪财,到死也呆。

信福杀盗,不久恶报。信是说非,将油洗衣。

信罪不悔,如飞蛾昧。火烁油煎,去了又来。

一似浮徒,贪嗔痴爱。前念作福,后念受罪。

人不达理,妄执神鬼。人不会事,梅上添醋。

急处斗急,好做不做。见他富贵,一心趋侍。

借口一文,还十文利。连妻带子,为他奴婢。

子细观瞻,丈夫意气。非我不非,是我不是。

有无分定,因果相继。懒惰贫穷,精勤富贵。

脩般若多,获慈悲惠。今生和顺,在处恭敬。

来生佛国,开发众信。习气清净,行住皆定。

定中有慧,慧体如镜。镜不是镜,是非成病。

失却是非,大圆智镜。若人全会,何垢何净。

本无背面,光明性命。性即佛性,命即慧命。

非生非老,谁死谁病。包括有无,无欠无剩。

风动尘起,无有不应。水陆色空,血脉连通。

微尘不透,不成正道。影响无知,犹如死尸。

头上一劄,却令眼眨。脚下一针,用口呻吟。

问病叫痛,类同蠢动。将假为身,业力所成。

成应有坏,有坏复形。成有本空,谁解通宗。

不宗为本,无住为宗。不空不住,无异虚空。

快须荐取,脱却樊笼。古佛今佛,因此大通。

释迦亲印,犹如虚空。如水中月,应物标宗。

如水是体,水月空同。有无相貌,二相皆同。

同则无碍,有碍不中。不中非佛,佛亦无穷。

腾今耀古,不受瞒笼。万法之母,诸佛祖公。

若人了达,便与佛同。若人不了,万法盲聋。

犹如杂话,枉费日工。如是家宝,永不空空。

究竟无说,法本无空。普庵和尚,家宝示众。

(0)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二首·其二

业力驱人举世忙,西林袖手一炉香。

未能成佛浑闲事,十劫看渠坐道场。

(0)

楼阁篇为彭明府退庵寿

有大丈夫古之哲,丰姿明敏神欢悦。

声价人天号大慈,百福归之如聚月。

现为楼阁高七层,窗牖栏楯悬奇缯。

赤珠璎珞宝网垂,金铎迎风声泠泠。

此阁凡庸不能见,实相求之如掣电。

白凤至今不可巢,沉香结束何足羡。

我观智海软琉璃,无有远迩及崇卑。

上下千年一瞬间,寒云自走孤月閒。

妙得此意凌万物,坐令仁寿当自还。

阎浮界内无此阁,即令有之亦糟粕。

道力业力等齐观,檐风吼月恣行乐。

番禺邑侯彭大士,醇粹天资白玉美。

光芒焜耀四边驰,一粒摩尼旋众水。

峨嵋峰上钟灵秀,巍巍慧业善财后。

不参烟水亦南来,斗大铜符深系肘。

平生学术见驱鸡,百里宣风今卓茂。

治中有山名雷峰,长松大竹颇灵透。

拟为此阁架虬蜺,烟走星飞生渗漏。

问政时临阁上行,绣栌朱柱何曾有。

伫立逦迤绿水溅,还如弹指未开前。

大士忽然一弹指,重重楹槛敞高轩。

阁门开处莲花白,服之能住百千劫。

我作此篇以寿君,文殊狮子翻身踯。

(0)

玉华宫用杜子美韵

阿房但遗基,铜爵亦飘瓦。

兹宫制何朝,栋宇妙天下。

溪山最清绝,画手不可写。

于今黍离离,客过泪如洒。

乃知营宫殿,徒以业力假。

起灭犹浮沤,聚散齐一马。

如何世间士,天运欲持把。

此理贯古今,宜有知之者。

(0)

舟中口占

养生妙理本平平,未可常谈笑老生。

业力顿消知学进,人情愈薄喜身轻。

鹤雏日长丹砂顶,岩溜时闻玉佩声。

最是扁舟暮归处,一川风月远相迎。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