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宏博 hóngbó
(1) [broad-minded]∶宽宏大度
宏博的胸襟
(2) [extensive]∶广博
内容宏博
- 详细解释
(1).宏伟,博大。《陈书·张种传》:“ 种 沉深虚静,而识量宏博,时人皆以为宰相之器。”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 大颠师 论甚宏博,而必守山林,义不至城郭,自激修行。” 宋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 孟子 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明 李东阳 《明故中顺大夫南京太常寺少卿夏公行状》:“﹝ 夏公 ﹞为诗文宏博豪放,举笔千百言,而感世触物,义归於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三节:“ 郭璞 《江赋》,源出 汉 魏 大赋,气魄雄伟,取材宏博。”
(2).特指知识广博。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仲甫 才勇有文,顷从事於 郭崇 ,教其射法,后 崇 反师之,赡辨宏博,纵横可用。” 清 管同 《恩县四女祠碑》:“ 孙公 宏博淹雅,习知古事,千载聵瞀,一辨而明。”
- 基本含义
- 形容广博、博学多才。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知识面广、见识多,特别适用于赞美那些精通多个领域的人,例如学者、专家、作家等。
- 故事起源
- 宏博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庄子·德充符》:“宏博之人,不拘于物。”宏博之人指的是那些见识广博、学识渊博的人,他们不受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能够跨越多个领域,拥有广博的知识和见识。
- 词语结构
- 宏博是由形容词宏和形容词博组成的。
- 例句
- 1. 他是一位宏博的学者,精通多个领域的知识。2. 她的学识宏博,无论什么问题都能够给出深入的见解。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宏博这个成语。宏可以联想到“宏大、宏伟”,而博可以联想到“博学、博览群书”。联想到宏大的知识面和博学多才的特点,有助于记忆宏博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宏博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宏图大略、博古通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很宏博,他知道很多关于动物的知识。2. 初中生:他是一位宏博的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3. 高中生:这位教授宏博的学识令人钦佩,他在多个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