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谓衣服宽大。《孟子·公孙丑上》:“不受於褐宽博,亦不受於万乘之君。” 朱熹 集注:“宽博,宽大之衣。” 唐 韦瓘 《周秦行纪》:“更一人厚肌敏视,小,质洁白,齿极卑,被宽博衣。”
(2).泛指面积或容积大。《周书·文帝诸子传》:“弟儿女成长,理须宽博,此寺褊小,詎是所宜?”
(3).大,多。
(4).谓心胸开阔,能容人。《汉书·成帝纪》:“ 元帝 即位,帝为太子。壮好经书,宽博谨慎。”《南史·谢弘微传》:“ 弘微 性宽博,无喜愠。”《新唐书·崔日用传》:“子 宗之 袭封,亦好学,宽博有风检,与 李白 、 杜甫 以文相知者。”
- 基本含义
- 广泛博学,见识广阔。
- 详细解释
- 宽博是指知识广博,见多识广。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见解广阔,能够涉猎多个领域,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问。
- 使用场景
- 宽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学识、见解或知识面非常广泛,能够在各个领域中游刃有余,具有很高的学术修养和知识水平。可以用来赞扬一个人的学术造诣或者多才多艺。
- 故事起源
- 宽博这个成语的起源,目前尚无确切的故事和来源。但是它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组合而成的。
- 词语结构
- 宽博是由形容词“宽”和“博”组成的。
- 例句
- 1. 他是一位宽博的学者,不仅熟悉文学艺术,还精通历史学和哲学。2. 这位老师非常宽博,不仅教授数学知识,还能讲解物理和化学的原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宽博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宽阔的舞台上,有很多不同的表演艺术家在展示自己的才艺,这些艺术家都非常博学多才,他们的表演涉及到各个领域,展示了他们宽博的学识和才能。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宽博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渊博”、“博学多才”等。同时,你也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宽博的老师,教我们很多有趣的知识。初中生:他的知识面非常宽博,不仅懂得科学知识,还了解历史和文学。高中生:她是一位宽博的学者,她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大学生:他的学识非常宽博,他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中进行深入的研究。成年人:他是一个宽博的人,他的见解非常独到,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