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扑挞的词语解释
扑挞的意思
拼音:pū tà    注音:ㄆㄨ ㄊㄚˋ
使用场景
扑挞常用于形容某个人或组织对待他人的暴力手段。可以用来描述政府对待反对派的镇压,或者个人对待他人的残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待下属或同事的暴力行为。
例句
1. 这个国家的政府经常对待反对派进行扑挞。2. 他对待下属总是采取扑挞的方式,没有任何人性。3. 这家公司的管理层对待员工的态度就像是扑挞一样,严苛而残酷。
基本含义
指以暴力手段对待他人,用武力镇压或打击别人。
基本解释

鞭打。《仪礼·乡射礼》“射者有过则挞之” 汉 郑玄 注:“射者中人,本意在侯,去伤害之心远,是以轻之,以扑挞於中庭而已。”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暴力相关的成语,如“打狗看主人”、“以暴制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经常扑挞其他同学,让大家都很害怕。2. 初中生:在古代,法官可以对犯人进行扑挞,以示警戒。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政府经常对待反对派进行扑挞,严重侵犯了人权。
故事起源
扑挞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在古代,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可以使用鞭子对犯人进行体罚,用以示威慑和惩罚。这种暴力的行为被形容为扑挞。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逐渐被引申为一种形容某人或组织用暴力手段对待他人的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另一个人,形象地表达了扑挞的含义。
词语结构
扑挞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扑”和“挞”。其中,“扑”表示用力打击或冲击,而“挞”表示用鞭子打。
详细解释
扑挞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采取暴力手段对待他人,用武力镇压或打击别人的行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意指用鞭打的方式进行体罚。它强调了以武力解决问题的残酷和不人道的一面。
近义词

鞭挞、扑打

(0)
诗文中出现“扑挞”的诗词

书严子陵钓台

周家刑不上大夫,法固不足礼有馀。

有才毕愿进朝路,非老谁忍回田庐。

秦坑学士置勿道,汉嫚大臣视如奴。

逸民不出朝士去,前有两生后二疏。

世祖聪明失之察,待臣少礼多以法。

尚书曾不免牵曳,御史或犹遭扑挞

尚书御史未足论,位至三公危一发。

侯霸朱浮仅免归,韩歆戴涉终见杀。

先生识帝贫贱时,富贵共之理所宜。

云胡召至留不住,无乃平日窥其微。

龙颜之疏顾岂忍,鸟喙所伏那可知。

当初高蹈疑矫世,落后逆观信知机。

退身不勇公孙贺,明泣危机终自堕。

先生明甚勇如之,天地万物莫吾挫。

将星群立客星孤,群恐难调孤易祸。

帝坐边头睡熟间,梦魂已在桐江卧。

将星炯炯亘今明,不似客星明更大。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