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肆掠通常用于形容战争、抢劫等暴力行为。例如,可以用来形容盗贼掠夺村庄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战争中的猛烈进攻。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个人的行为,表达其野蛮、无法无天的行为。
- 例句
- 1. 敌军肆掠村庄,百姓流离失所。2. 盗贼肆掠,使得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 基本含义
- 指猖狂地抢劫、掠夺。
- 基本解释
(1).鞭挞。《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按,《淮南子·时则训》作“毋笞掠”。
(2).亦作“ 肆略 ”。大肆抢劫。《宋史·高宗纪三》:“ 虔州 卫兵及乡兵相杀,纵火肆掠三日。” 明 李东阳 《明故亚中大夫山西布政司左参政樊公墓碑铭》:“ 襄 邓 饥,流民肆掠,且万数。”《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初, 广州 以贼遽至,不及清野,故贼得肆略。”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东要抚》:“适 英 人以赂,故撤去四方炮臺之兵,肆掠於城外。”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战争、抢劫相关的成语,如“横扫千军”、“劫富济贫”等,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盗贼肆掠了我的书包,把我的书都偷走了!2. 初中生:战争中,敌军肆掠村庄,百姓流离失所。3. 高中生:这个独裁政权肆掠了国家的财富,让人民陷入贫困之中。4. 大学生:网络黑客肆掠了我的个人信息,导致我的账户被盗。
- 故事起源
- 肆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古代战争中,常常有一方采取猛烈进攻的策略,犹如猛兽肆意掠夺一般,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肆掠”的发音与“四略”进行联想。四略是古代兵法中的一种战略,而肆掠则强调了战争中的疯狂和暴力,因此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肆掠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肆”是动词,表示猖狂、放肆的意思;“掠”是动词,表示抢劫、掠夺的意思。
- 详细解释
- 肆掠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猖狂地抢劫、掠夺。这个成语的意义强调了行为的激烈和疯狂,常常用于形容战争、抢劫等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