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明 清 时 北京 习俗,每年六月初伏在护城河内为宫廷所养的象洗澡。 清 屈大均 《洗象行》:“玉河六月河水长,朝廷旧典赐洗象。”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六月, 宣武门 看洗象, 西湖 赏荷。”参阅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皇都杂记·洗象》。
- 基本含义
- 形容做事只从表面上解决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
- 详细解释
- 洗象比喻只解决问题的表面现象,而不解决问题的本质。这个成语源于一个古老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用水洗大象,只洗了大象的外表,而没有洗到大象的内部。这个故事成为了洗象这个成语的来源。
- 使用场景
- 洗象可以用来形容对问题的应付态度,只解决问题的表面现象,而不解决问题的本质。可以用于批评那些只看到问题表面而不解决问题根源的人。
- 故事起源
- 相传在古代印度,有一位国王非常喜欢大象,他养了很多大象。有一天,国王决定给大象洗澡。于是,他让仆人们拿来了大量的水,准备给大象洗澡。但是,仆人们只洗了大象的外表,没有洗到大象的内部。国王看到后非常生气,他说:“你们只洗了大象的外表,没有洗到大象的内部,这样是不行的!”这个故事就成为了洗象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洗象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洗”,宾语是“象”。
- 例句
- 1. 他只是洗象,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源。2. 这个方案只是洗象,不能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用水给大象洗澡,但只洗到了大象的外表,没有洗到内部。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治标不治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这些成语都是形容只解决问题的表面现象而不解决问题本质的态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只是帮我整理书包,没有帮我解决作业的问题,她真是洗象。2. 初中生:老师只是批改了我们的作业,但没有给我们讲解错题的原因,他简直就是洗象。3. 高中生:政府只是临时修补了道路,却没有解决交通拥堵的根本问题,他们就是在洗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