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封禅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团体因功绩卓著而受到特殊荣誉和奖励的情况。同时,封禅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或团体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 例句
- 1. 他因为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封禅为冠军。2. 这家公司的员工们为公司取得的巨大成功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封禅庆祝活动。
- 基本含义
- 封禅是指古代帝王登山祭天,以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 基本解释
◎ 封禅 fēngshàn
[grand ceremony of worship of heaven on mountain (Tai) top to pray and say thanks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 封禅(封祀,封峦,封岳,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以及古代帝王与天地的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在毕业典礼上被封禅为优秀班级。2. 初中生:他因为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被封禅为数学之王。3. 高中生:学校为庆祝校庆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封禅庆典。4. 大学生:他因为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被封禅为杰出学者。
- 故事起源
- 封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周朝。据史书记载,周朝的帝王会定期登山祭天,以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和感恩之情。这个仪式被称为封禅。封禅的实施通常要在泰山等名山上修建祭坛,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封禅仪式的举行,体现了古代帝王与天地相通的思想。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封禅仪式的盛大场面和帝王对天地的敬畏之情来记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封禅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1).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 泰山 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封;在 泰山 下的 梁父山 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史记·封禅书》:“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禪。”《史记·封禅书》:“古者封 泰山 禪 梁父 者七十二家。” 宋 乐史 《广卓异记·五十四年内祖与孙封禅》:“凡五十四年内,祖与孙封禪,自古帝王无比。”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礼乐》:“説者谓封禪取高厚之义,封土於山,而禪祭於地,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也。增 泰山 之高以报天,附 梁父 之厚以报地。”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封泰山论》:“ 秦始皇 、 汉武帝 之求长生, 光武帝 之用讖纬……皆以邪道坏古礼,不足为封禪咎。”
(2).古代封禅一般在 泰山 举行,但也有在其他山上举行的。《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八年》:“时有请封 会稽 禪 国山 者,上命诸儒草封禪仪,欲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