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表扬以及教育引导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公正廉洁,不受贿赂,不徇私情;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生活中做事情光明磊落,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 例句
- 1. 他一直以旌直自居,从不接受任何贿赂。2. 这位官员在处理案件时非常旌直,没有偏袒任何一方。3. 他的旌直品质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赞赏。
- 基本含义
- 指正直无私,廉洁奉公的品质。
- 基本解释
表彰忠直。 唐 柳宗元 《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旌直优贤,道光师儒。” 明 方孝孺 《孝思堂记》:“出蒞大藩,则绣衣持斧;按行所部,纠枉而旌直。”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廉洁奉公相关的成语,如“廉洁奉公”、“守正不阿”等,以加深对这些价值观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要做一个旌直的人,不要作弊。2. 初中生:我们要向那些旌直的官员学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人。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时,我们应该坚守旌直的原则,不为私利所动。
- 故事起源
- 关于“旌直”成语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它的意义和用法与古代官员的廉洁奉公的精神有关。在古代,官员们常常以正直无私的品质为荣,他们会在自己的住所悬挂旗帜,以示对廉洁奉公的追求。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旌直”与“品行端正,公正无私”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高举旗帜,代表他的正直和公正。
- 词语结构
- 旌直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旌直是由“旌”和“直”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旌”是旗帜的意思,代表权威和荣誉。“直”表示正直和直率。“旌直”合在一起,形容一个人品行端正,公正无私,坚守原则,不为私利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