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放任笔墨;毫无拘束地写作。 清 周亮工 《读画录·姜周臣》:“醉后逞笔,尤英英自异也。”《孽海花》第二一回:“但在下这部《孽海花》,却不同别的小説,空中楼阁,可以随意起灭,逞笔翻腾。”
- 基本含义
- 指人放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或技能,不顾实际需要或局限。
- 详细解释
- 逞笔是由“逞”和“笔”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逞意为发挥、展示,笔意为才华、技能。逞笔一词形容人们过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或技能,不顾实际需要或局限。这种行为常常是出于自我炫耀或虚荣心的驱使,而忽视了实际的问题或局势。
- 使用场景
- 逞笔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过分夸大自己能力、自负自满的人。在工作场合,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而过分夸大自己的成就,这种行为被称为逞笔。此外,在学术、艺术等领域,有些人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而无视实际需要,同样也可以用逞笔来形容。
- 故事起源
- 逞笔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戏曲《西华山》中。故事中,一个名叫刘敬的人自诩才华横溢,自命不凡,对自己的才艺非常自信。然而,他在表演的时候却完全忽视了观众的需求和反应,只顾着自我欣赏,结果引起了观众的不满和嘲笑。这个故事形象地表达了逞笔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逞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其中“逞”是动词,“笔”是名词。
- 例句
- 1. 他总是逞笔,不听别人的意见,结果陷入了困境。2. 这个艺术家过于逞笔,不顾观众的需求,作品缺乏共鸣。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逞笔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一支大笔,狂妄地挥舞着,展示自己的才华,不顾实际需要,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逞笔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才华、技能相关的成语,如“自鸣得意”、“自命不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逞笔,不愿意和别的同学一起合作,结果导致他在班级中没有朋友。2. 初中生:她在演讲比赛中逞笔,结果忽略了观众的需求,没有赢得比赛。3. 高中生:他在写作比赛中逞笔,结果作品过于复杂,无法被普通读者理解。4. 大学生:他在实习中逞笔,总是只关注自己的想法,而忽视了实际情况,导致项目失败。5. 成年人:他在工作中逞笔,总是喜欢独自完成任务,而不与团队合作,这让他的同事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