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拜将台的词语解释
拜将台的意思
拼音:bài jiāng tái    
使用场景
拜将台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为了保住地位或获取利益而主动讨好他人的情况。比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因为上司的变动而频繁巴结新上司,或者一个人为了取得某个职位而不择手段地讨好面试官。
例句
1. 他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拜将台,向上司示好。2. 为了争取这个职位,他不择手段地拜将台,讨好面试官。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因为权力或地位的变化而主动示好或讨好,以获取利益或保住地位。
基本解释

 拼音: bài jiāng tái

简介

一中国有二个拜将台。一个是陕西汉中市的拜将台,另一个是武汉的拜将台。陕西的拜将台位于汉中市城南门外,亦称拜将坛。为南北列置的两座方形高台,各高丈许,相传为汉高祖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南台上书“韩信拜将坛”碑,北台上建有台亭阁。武汉拜将台位于阅马厂南端。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清王朝调动大军,南下武汉,当时,中国同盟会领导人之一的黄兴,由沪来鄂,主持军事,革命军政府遂于11月3日任其为战时总司令,在此筑台授印,因名拜将台。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历史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将领们在战场上设立“拜将台”的故事和背景。你还可以学习更多类似的成语,例如“拍马屁”、“巴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取得老师的赞扬,不停地拜将台,做了很多好事。2. 初中生:为了保住班长的位置,他拜将台向同学示好,帮忙做很多事情。3. 高中生:为了获取老师的推荐信,他拜将台讨好老师,主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故事起源
拜将台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在古代战争中,将领们常常会在战场上设立一个高台,用来接受下属的朝拜和臣服。这个高台被称为“拜将台”。因此,拜将台成为了表示向上级表示敬意或追随的象征。
记忆技巧
可以将“拜将台”与一个人在高台上向上级行礼的场景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一个人为了保住地位或获取利益而主动讨好他人的情况。
词语结构
拜将台是一个由动词“拜”和名词“将台”组成的成语。其中,“拜”表示向上级示好,表示敬意;“将台”表示高台,象征权力和地位。
详细解释
拜将台源自于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据传,在古代战争中,将领们常常会在战场上设立一个高台,用来接受下属的朝拜和臣服。因此,拜将台成为了表示向上级表示敬意或追随的象征。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向上级示好,也可以指向权力或地位的转移,一个人为了保住地位或获取利益而主动示好或讨好他人。
(0)
诗文中出现“拜将台”的诗词

酹江月/念奴娇.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0)

叠韵答陆敬南

亚雨欧风郁不开,闻鸡人正渡江来。

箧留表饵平戎策,梦绕旌旗拜将台

地尽中原逢大海,天当乱世出奇才。

填胸垒块浇难化,百尺楼高借酒杯。

(0)

捕蝗过句容武胜湖登周瑜将台望吴读庵

庵传吴帝读书塾,湖峙周郎拜将台

三国战争今已矣,千秋遗迹尚雄哉。

山横句曲五花列,风卷平沙万马来。

我亦将兵愧刘猛,飞蝗结阵乱云堆。

(0)

题阙·其二

金鞍柳叶天方马,宝鞘莲花日本刀。

赵北健儿三万骑,一时齐拜将台高。

(0)

过汉中

忆昔高皇王汉来,故城千载使人哀。

寒烟犹锁观星阁,芳草空铺拜将台

席卷三秦传妙算,势摧西楚见奇才。

当时不用萧何策,帝业焉能向此开。

(0)

嘲吴大澄联

求贤馆少三千客;拜将台多五六公。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