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正直真诚。《荀子·非相》:“谈説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闕,退则端诚杜私,知无不为者,谓之闇騃徒苦。”
- 基本含义
- 指言行正直,态度坦诚,没有任何虚伪和欺骗。
- 详细解释
- 端诚是由“端”和“诚”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端”指正直、坦率,“诚”指真实、真诚。端诚表示一个人言行举止正直坦率,没有任何虚伪和欺骗,表现出真实和真诚的态度。
- 使用场景
- 端诚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态度,也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坦诚相待的期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称赞一个人的诚实和真诚,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要保持正直的品德。
- 故事起源
- 端诚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上》中,意思是指人们应该保持真实和真诚的态度。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并形成了一种表达方式。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的端诚态度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2. 我们应该以端诚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端”和“诚”这两个字分别理解,然后结合起来记忆。例如,“端”可以理解为正直坦率,“诚”可以理解为真实真诚,然后将两个意思结合在一起,形成“端诚”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端诚相关的成语,例如“诚心诚意”、“真诚相待”等。这些成语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端诚这个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端诚的朋友一起玩,因为他们从来不骗人。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保持端诚的态度,不要作弊,要诚实面对考试。3. 高中生:在面试时,展现出端诚的态度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