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静虚的词语解释
静虚的意思
拼音:jìng xū    注音:ㄐㄧㄥˋ ㄒㄩ
使用场景
静虚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内心世界或精神状态。可以用来形容修行者的心境,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压力环境下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静。此外,静虚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宁静和寂静。
例句
1. 他内心静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保持冷静。2. 在这个繁忙的城市里,我渴望找到一片静虚的天地,远离喧嚣和压力。
基本含义
形容心境宁静空虚,没有杂念。
基本解释

(1).清净无欲。《吕氏春秋·知度》:“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责而不詔,去想去意,静虚以待。”《孔子家语·好生》:“ 舜 之为君也……德若天地而静虚。” 明 唐顺之 《赠张方士序》:“窃疑二氏专求之静虚,纵不能无毫釐之差,其去圣学,要之较世儒为近。”
(2).恬淡平和。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 新城 礼部侍郎 陈公 ,为古文学……不为熊熊之光,绚烂之色,而静虚澹淡,若近而若远。”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佛教的修行理念,深入探讨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的心境变得静虚。2. 初中生:考试前我会通过冥想让自己的心境变得静虚,这样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压力。3. 高中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保持内心的静虚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很重要。4. 大学生: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压力,学会保持内心的静虚对于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故事起源
静虚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传说或典故与之相关。然而,这个成语的意义和形象都与佛教修行有关,佛教强调心境的宁静和空灵,倡导摆脱尘世的杂念,追求心灵的解脱和平静。
记忆技巧
可以将“静虚”这个成语与佛教修行的理念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修行者坐在山间的寺庙中,心境宁静,空灵无杂念。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静虚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详细解释
静虚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静意呈现出一种宁静、安静的状态,虚意则表示心境空灵、无杂念。这个成语形容人的内心非常平静,没有丝毫的烦恼和杂念,心境空灵宁静。
(0)
诗文中出现“静虚”的诗词

茶偈

幽谷生灵草,堪为入道媒。

樵人采其叶,美味入流杯。

静虚澄虚识,明心照会台。

不劳人气力,直耸法门开。

(0)

幽谷

静虚空阔深盘旋,松挂薜萝笼紫烟。

尝引我来寻诗料,和残皎皎白驹篇。

(0)

七律诗咏齐云山

摇落郊园九月余,秋山今日喜登初。

霜林着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

面檗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

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

(0)

濛?

二更山月照江清,十五以来夜夜明。

遥想雁行俱得意,静虚堂上答歌行。

(0)

一斋铭有序

天地之道,博厚高明。惟其不二,物乃化生。

人生两间,贵乎克一。一则无欲,静虚动直。

在昔伊尹,相于商汤。咸有一德,训其嗣王。

姬文法汤,纯亦不已。参登孔门,一贯而唯。

下学希圣,致礼治躬。勿二勿三,勿西勿东。

及其至也,一于恭敬。恭则体信,敬则达顺。

信体顺达,礼明乐崇。谁其尸之,位育之功。

有美公子,一名斋室。我刻斯铭,敢告无斁。

(0)

杂诗七首·其二

止水鉴毫发,流水迷圆方。

稚齿谶几先,病骨知暄凉。

谷虚响乃满,天寒月有芒。

静虚道之极,至柔化为刚。

君平有明诫,强人不为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