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儒家谓立身行事,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易·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孔颖达 疏:“谓居蒙之时,人皆愿亨,若以亨道行之,于时则得中也。”《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孔颖达 疏:“谓喜怒不过节也。” 明 归有光 《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性善时中之论,义利王伯之辨, 孟子 之自任以道,非僭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初刊自序》:“时中,用也。所谓变易者,圣之权也。”
有时料中。《汉书·张良传》:“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
- 基本含义
- 时机正好,恰到好处
- 详细解释
- 指某种情况或事物出现的时间正好合适,能够达到最佳效果。表示事物发生时正处在最佳状态或最佳时机。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决策在特定的时间点上非常得当,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常用于赞美人的机智和聪明才智。
- 故事起源
- 古代有一个叫时中的人,他非常聪明而且善于抓住机会。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只小鸟,他看到鸟儿正要飞起来,就立刻伸手抓住了它。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就用“时中”来形容抓住时机的能力。
- 词语结构
- 时中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 1. 他的计划真是时中,让我们省了不少麻烦。2. 这个决策真是时中,我们赢得了这场关键比赛。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时中”与“时机”相联想,因为“时中”是指抓住时机正好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时机相关的成语,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过境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看到了一只漂亮的蝴蝶,我迅速伸手抓住它,真是时中。2. 小学生:我在考试前复习了很多,结果考试题目和我复习的内容完全一样,我觉得自己的准备真是时中。3. 中学生:我在找实习机会时,正好看到了一家公司招聘,我立刻投了简历,结果被录取了,真是时中。4. 大学生:我在找工作时,恰好收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而且他们的待遇和我期望的一样,我觉得自己的选择真是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