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蜗壳居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愿意学习新知识、不愿意改变现状的人。比如,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没有任何进步,不愿意学习新技能,就可以说他蜗壳居。
- 例句
- 1. 他一直蜗壳居,不愿意去拓宽自己的视野。2. 这个公司缺乏创新精神,一直蜗壳居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安于现状,不愿意追求进步或改变环境。
- 基本解释
比喻窄小的住所。 元 宋褧 《得周子善书问京师事及贱迹以绝句奉答》之四:“ 至公堂 下鱼鳞屋, 丽正门 前蜗壳居。”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进步、改变相关的成语,如“守株待兔”、“墨守成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参加学校的足球队,我更喜欢蜗壳居在家里玩游戏。2. 初中生:有些同学总是蜗壳居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交朋友。3. 高中生:我觉得人生应该有追求和目标,不应该蜗壳居在舒适区里。4. 大学生:大学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我们不能蜗壳居在宿舍里,应该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学术交流。
- 故事起源
- 蜗壳居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杨雄的人,他在家里封闭自己,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接受外界的新知识和观点。他的学问只停留在书本上,没有与人交流和实践的经验。因此,他被人们称为“蜗壳居”。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蜗牛的壳作为保护伞和家,来记忆蜗壳居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像蜗牛一样,只愿意呆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愿意面对挑战和改变。
- 词语结构
- 蜗壳居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蜗壳”和“居”两个词组成。
- 详细解释
- 蜗壳居的“蜗壳”指的是蜗牛的壳,蜗牛的壳是它的保护伞,也是它的家。蜗壳居形容一个人像蜗牛一样,只愿意呆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不愿意面对挑战和改变,缺乏进取心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