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重听不聪之耳。 宋 杨万里 《过湖口县上下石钟山》诗:“愿闻大声开病耳,今夜明月正无滓。” 宋 范成大 《元夕》诗之四:“尚爱乡音醒病耳,隔墙时有卖餳人。”
- 基本含义
- 指人耳朵生病,听不见声音。比喻对劝告、忠告不肯听从。
- 详细解释
- 病耳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病指生病,耳指耳朵。成语的意思是指人耳朵生病,听不见声音,比喻对劝告、忠告不肯听从。形容人固执、不听劝告、不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 使用场景
- 病耳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不听劝告、固执己见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生活中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描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现象。
- 故事起源
- 病耳的故事源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故事中,卫将军与骠骑将军曾是好友,但卫将军因为骄傲自大,不听骠骑将军的忠告,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和悲剧。从此,人们用“病耳”来形容那些不听劝告、固执己见的人。
- 词语结构
- 病耳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 1. 他真是病耳,明明是错的,却偏偏不听别人的劝告。2. 这个领导一向病耳,不听下属的意见,结果常常出错。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一个人的耳朵上长满了病菌,导致他听不见别人的声音,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病耳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痴耳”、“聋子”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劝他不要玩手机太久,但他就是病耳,不听我的话。2. 中学生:我妹妹总是病耳,不听我说的,结果考试成绩一直不好。3. 大学生:有些同学对老师的建议总是病耳,不愿意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