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玺绶的词语解释
玺绶的意思
拼音:xǐ shòu    注音:ㄒㄧˇ ㄕㄡ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地位崇高、权力显赫的人物,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职位或身份的高贵和尊贵。
例句
1. 他的父亲是一位玺绶之家,所以他的地位也很高。2. 他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终于摘得了玺绶。3. 这个职位对于他来说是玺绶般的荣耀。
基本含义
指皇帝的封印和带有封印的衣带,也用来比喻权力。
基本解释

古代印玺上所系的彩色丝带。借指印玺。《汉书·高帝纪下》:“使 陆贾 即授璽綬, 它 稽首称臣。”《晋书·琅邪王伷传》:“平 吴 之役,率众数万出 涂中 , 孙晧 奉笺送璽綬,诣 伷 请降。”《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 王宗弼 ﹞劫迁 蜀 主及太后后宫诸王于西宫,收其璽綬。”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和官员的身份与职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梦想将来成为一位玺绶般的科学家。2. 初中生:他是我们学校的班长,地位就像是玺绶一样高贵。3. 高中生: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名校,成为了玺绶之家的一员。
故事起源
成语“玺绶”最早出现在《汉书·文帝纪》中,记载了刘恒在位时,他对于权力的追求和对于地位的追求。文帝时期,他在位期间,积极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使得国家政治经济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成语“玺绶”也代表了刘恒在位时的权力和地位。
记忆技巧
可以将“玺绶”拆分为“玺”和“绶”来记忆。玺代表权力和地位,绶代表衣带和身份。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佩戴玺绶的人物,来记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名词+名词
详细解释
玺,古代帝王的封印,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绶,古代官员佩戴的衣带,代表着职位和身份。成语“玺绶”用来形容权力和地位的高贵和尊贵。
(0)
诗文中出现“玺绶”的诗词

古乐府

大星何历历,小星烂如石。

掖垣崔嵬横紫微,十二羽林森北极。

今夕何夕月欲没,虎抱空关龙厌直。

峥嵘北斗著地垂,手去瓠瓜不盈尺。

严陵醉卧光武傍,浮楂正值天孙织。

王良挟策飞上天,傅说空骑箕尾立。

君不见茂陵弃子欲登仙,自将壮士终南边。

忽然遭窘出玺绶,归来下诏除民田。

阿瞒急示乘舆物,鲜卑仍弃珊瑚鞭。

又不见古来垂堂戒华屋,敌国挟辀戎接毂。

白龙鱼服误网罗,孔雀金花被牛触。

(0)

秋怀二首·其一

凤管龙箫清且悲,南徐北固自逶迤。

海门直指联三象,日驭巡行逼九疑。

入计衣冠刓玺绶,防秋兵马失旌旗。

长卿谏猎无消息,怅望江湖有所思。

(0)

迩英阁读毕后汉书蒙恩赐御筵诗

赤伏开兴运,昆阳定壮图。

官仪还旧物,郊兆建新都。

杲日群阴破,油云万类苏。

銮舆陟乔岳,玺绶抚匈奴。

厚禄优诸将,嘉猷访大儒。

重明绍堂构,奕叶奉规摹。

叔世条纲紊,遗风节义扶。

袁安空陨涕,杨震卒蒙辜。

佞指车前鹿,人瞻屋上乌。

炎精尽河渚,黄眚兆当涂。

青简传良直,金华侍燕娱。

兴衰炳辙迹,淑慝粲龟符。

赫赫天光照,孳孳睿思纡。

方齐建武治,不啻永平俱。

化盛文明正,恩隆饮食需。

晞阳惭杞棘,濡咮愧鹈鹕。

帝力生成大,臣功报效无。

先民诚可监,愿不忘斯须。

(0)

鼙舞歌五首·其一圣皇篇

圣皇应历数,正康帝道休。

九州咸宾服,威德洞八幽。

三公奏诸公,不得久淹留。

蕃位任至重,旧章咸率由。

侍臣省文奏,陛下体仁慈。

沈吟有爱恋,不忍听可之。

迫有官典宪,不得顾恩私。

诸王当就国,玺绶何累缞。

便时舍外殿,宫省寂无人。

主上增顾念,皇母怀苦辛。

何以为赠赐,倾府竭宝珍。

文钱百亿万,采帛若烟云。

乘舆服御物,锦罗与金银。

龙旂垂九旒,羽盖参班轮。

诸王自计念,无功荷厚德。

思一效筋力,糜躯以报国。

鸿胪拥节卫,副使随经营。

贵戚并出送,夹道交辎軿。

车服齐整设,韡晔耀天精。

武骑卫前后,鼓吹箫笳声。

祖道魏东门,泪下沾冠缨。

扳盖因内顾,俛仰慕同生。

行行将日暮,何时还阙庭。

车轮为徘徊,四马踌躇鸣。

路人尚酸鼻,何况骨肉情。

(0)

送李容斋符卿册封鲁衡二藩因偕健斋参军同行

亲携玺绶出云间,齐鲁函封次第颁。

五月船经沧海郡,千峰人度穆陵关。

名藩累叶分茅贵,上客连枝振佩还。

旧是平津门下士,送君犹自怆离颜。

(0)

登沛县歌风台

玺绶归秦土,英雄泣楚垓。

金汤千里固,社稷万年开。

故老樽前舞,朔风天际来。

高歌激云汉,终古有层台。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