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重霄,天的高处。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舍此休明,即彼重蔼。攀慕靡及,永恋光爱。”
(2).浓雾。 晋 支遁 《咏八日》之二:“八维披重蔼,九霄落芳津。”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 详细解释
- 重蔼是由“重”和“蔼”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重”表示重视、看重,而“蔼”表示和蔼、亲切。此成语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给人以亲切和蔼的感觉。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场合。可以用来赞美他人的善良和友善。
- 故事起源
- 《汉书·卷五十三·赵充国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赵充国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非常重视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有一次,他在宴会上被人误认为是一个低级官员,但他并没有发怒或生气,而是和蔼地解释了自己的身份。因此,人们对他的品德和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形成了成语“重蔼”。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他的为人非常重蔼,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尊敬。2. 她的举止温文尔雅,给人一种非常重蔼的感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非常重视和蔼,对待他人非常友善和亲切,以此来记忆“重蔼”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等,来进一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人非常重蔼,对我们非常好。初中生:他的品德非常重蔼,是我们学校的榜样。高中生:她的行为举止非常重蔼,给人一种很和蔼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