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艾蒿,臭草。常用来比喻品质不好的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唐 杜甫 《种莴苣》诗:“中园陷萧艾,老圃永为耻。” 清 方文 《即事》诗之二:“多少崇兰化萧艾,幽香毕竟在吾徒。”
- 基本含义
- 形容草木凋零,景象凄凉。
- 详细解释
- 萧艾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萧”指的是寂静、凄凉、荒凉的意思,“艾”指的是凋谢、衰败的意思。合在一起,萧艾形容草木凋零,景象凄凉,常用来形容荒凉、寂静、凋敝的景象或气氛。
- 使用场景
- 萧艾这个成语常用于描绘草木凋零、景象凄凉的场景,可以用来形容荒凉的山野、废弃的村庄、冷清的街道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心情低落、生活困顿、境况悲惨等。
- 故事起源
-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一个关于萧艾的典故。相传,汉朝时期,有一位名叫萧何的官员,他在任职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国家治理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当他被贬到一个偏远地方时,他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心情低落。他写了一篇《萧艾赋》,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后来,人们将他的名字和这篇赋文结合起来,形成了“萧艾”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这个废弃的村庄已经萧艾了很多年,没有人再居住。2. 这片土地经过多年的干旱,已经变得萧艾不堪。3. 冬天的夜晚,寒风呼啸,街道变得萧艾而冷清。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萧何的故事结合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萧何被贬到一个荒凉的地方,他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写下了《萧艾赋》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个故事可以帮助记忆“萧艾”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荒凉、凄凉相关的成语,如“落花流水”、“狼烟四起”等,加深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的时候,树叶都掉光了,整个公园变得萧艾了。2. 初中生:经历了战争的城市变得萧艾而凄凉。3. 高中生: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他感到自己的心境也变得萧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