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谦虚谨慎,不自负、不自大的品质。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有开放的心态,能够虚心倾听他人的意见,不自以为是。
- 例句
- 1. 他虚怀若谷,经常向他人请教。2. 作为领导,应该虚怀若谷,听取下属的意见。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谦虚谨慎,心胸广阔,不自高自大。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虚怀若谷相关的成语,如“心胸开阔”、“虚心学习”等,以丰富词汇和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虚怀若谷,不要自以为是。2. 初中生:成为一名好学生,要虚怀若谷,虚心向老师请教。3. 高中生:在学术研究中,要虚怀若谷,接受不同的观点。4. 大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要虚怀若谷,勇往直前。5. 成年人:工作中要虚怀若谷,不断学习进步。
-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三十二年》中有一则故事:宋国国君襄公向晋国的晋文公请教如何治理国家,晋文公回答说:“君子之心,如山谷之深。”这句话意思是说君子应该心胸宽广,虚怀若谷。后来,这句话演变成成语“虚怀若谷”,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胸开阔。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的心胸宽广如山谷,没有自大和成见的心态。
- 词语结构
- 虚怀若谷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形容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 词语解释
- xū huái ruò gǔ ㄒㄩ ㄏㄨㄞˊ ㄖㄨㄛˋ ㄍㄨˇ
虚怀若谷(虚懷若谷)
◎ 虚怀若谷 xūhuái-ruògǔ
[be extremely open-minded;have a receptive mind as a hollow mountain arouses echoes] 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善于接受别人意见和观点
此诚我皇上虚怀若谷,从谏弗咈之盛心也。——《清史稿·柴潮生传》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