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古礼中尊者的席位。《仪礼·燕礼》:“小臣设公席于阼阶上,西乡;设加席,公升即位于席,西乡。” 郑玄 注:“后设公席者,凡礼卑者先即事,尊者后也。” 清 夏炘 《学礼管释一·释布席之法》:“《燕礼》大射有宾席、公席、乡席、大夫席。公席即乡饮射之主人席也。”
(2).官府的宴席。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府县·刘际明太守》:“ 陈留 人 刘际明 ……遇有公席,则邀府僚会饮,其侮謔亦如之。”
- 基本含义
- 公开宣布的座位
- 详细解释
- 公席是指公开宣布的座位,一般用于指公共场所或会议室中的座位。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会议、宴会等场合中,为重要人物或嘉宾预留的座位。
- 使用场景
- 公席这个成语常出现在正式的场合,例如政府会议、学术讲座、颁奖典礼等。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身份重要,受到特殊待遇,被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
- 故事起源
- 公席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唐玄宗在举行宴会时,会为重要宾客预留特殊的座位,称之为“公席”。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重要人物或嘉宾的座位。
- 词语结构
- 公席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公”是形容词,表示公开的意思;“席”是名词,表示座位的意思。
- 例句
- 1. 这次会议上,他坐在了与总统并排的公席上。2. 作为嘉宾,他被安排在了最重要的公席上。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公开”和“座位”相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将“公席”想象成一个公开宣布的座位,可以帮助记忆它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会议、座位相关的成语,例如“讲台”、“主席台”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学校的开放日,老师为家长们准备了专门的公席。2. 初中生: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中,冠军选手坐在了公席上。3. 高中生:学校的毕业典礼上,班主任老师坐在了与校长并排的公席上。4. 大学生:学校的学术研讨会上,知名教授被安排在了最重要的公席上。5. 成年人:参加国际会议时,代表团的领导人坐在了公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