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裹鲊帖的词语解释
裹鲊帖的意思
拼音:guǒ zhǎ tiē    注音:ㄍㄨㄛˇ ㄓㄚˇ ㄊㄧㄝ
基本解释

晋 王羲之 《王右军集》卷二:“裹鮓味佳,今致君,所须可示,弗难。”世称《裹鮓帖》。

基本含义
形容言辞、文字详尽、周密。
详细解释
裹鲊帖意为用细致入微的文字或言辞来表达某种事物,以达到详尽、周密的效果。形容言辞或文字详尽、周到,不遗漏任何细节。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文章、演讲或表达方式非常细腻、周到,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的场合。
故事起源
裹鲊帖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时期。据传,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曾经命令人将一封重要的文书裹在一张鲊鱼皮纸上,以示其重要性。鲊鱼皮纸细腻而坚韧,可以将文书裹得非常紧密,以防止任何细节的泄露。因此,裹鲊帖这个成语就形容了文字或言辞非常详尽、周密。
词语结构
裹鲊帖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裹和鲊帖分别表示“裹住”和“鲊鱼皮纸”。
例句
1. 他的演讲总是能够裹鲊帖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听众一目了然。2.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裹鲊帖,每一个细节都被刻画得非常清晰。
记忆技巧
可以将“裹鲊帖”理解为用鲊鱼皮纸裹住的文字,来形容文字或言辞详尽、周密的表达方式。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南朝宋时期的文化和文学,以及其他与详尽表达相关的成语,如“一丝不苟”、“言之凿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的作文裹鲊帖地描述了我的暑假生活。2. 初中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能够裹鲊帖地解释知识点,让我们更容易理解。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描写非常裹鲊帖,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0)
诗文中出现“裹鲊帖”的诗词

谢平川耆民钟尚义寄鲊·其五

弹铗王门食有鱼,寄来磁瓮更鲜腴。

谢诗愧非裹鲊帖,赠远当传双鲤书。

(0)

食新鲊

海鲚出银涛,长于金错刀。

未书裹鲊帖,先压真珠槽。

一笑出奇味,数杯惭老饕。

醉归诗有兴,坐剪烛花高。

(0)

谢友人远惠鲜鲚并采石酒

江心鲜鲚出银涛,个个长于金错刀。

未书山阴裹鲊帖,先寄采石真珠醪。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