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汉 蓄水工程名。在今 河南省 邓州市 南。 汉元帝 时 南阳 太守 召信臣 主持下所筑。累石为堤,旁开六石门以调节水势,溉田达三万顷。 东汉 光武帝 时 杜诗 为 南阳 太守,征集民工,复加疏浚,大为民便。后代屡有兴废。 汉 张衡 《南都赋》:“於其陂泽,则有 钳卢 玉池 , 赭阳 东陂 。” 宋 梅尧臣 《送王察推缜之邓州》诗:“车过 白水 沙痕阔,雁落 钳卢 稻穟长。”
- 基本含义
- 指用巧妙的方法或手段来困住、控制对方,使其无法自由行动。
- 详细解释
- 钳卢成语源自《淮南子·说林训》:“钳者,制也;卢者,囚也。”钳卢的意思是用巧妙的方法或手段来制约、困住对方,使其无法自由行动。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人们在处理问题时灵活巧妙地运用策略,以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 使用场景
- 钳卢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处理复杂问题、应对困难局面时,通过巧妙的方法或手段来控制对方,使其无法自由行动。可以用于形容政治、商务、人际关系等各个领域中的策略和战术。
- 故事起源
- 《淮南子·说林训》是西汉时期刘安所著的一部哲学文集,其中记载了很多关于人生、道德、政治等方面的哲学思考。其中就有关于“钳卢”的记载,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钳卢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钳”和“卢”。这两个字分别表示制约、困住和被囚禁的意思。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钳卢”的意义。
- 例句
- 1. 在商业谈判中,我们必须学会钳卢对方,以保护自己的利益。2. 这个团队通过巧妙的策略,成功地钳卢了竞争对手,获得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钳卢”与“制约、困住对方”这个意思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用钳子夹住了另一个人的脚,使他无法自由行动,形象地表达了钳卢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钳口不言”、“钳形进攻”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巧妙的方法钳卢了小偷,保护了我的钱包。2. 初中生:老师通过钳卢学生的注意力,成功地让大家集中精力听讲。3. 高中生:政府采取了钳卢措施,限制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4. 大学生:在商业竞争中,企业需要钳卢竞争对手,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