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犯罪行为或犯错的情况。
- 例句
- 1. 他因为盗窃罪被判了上罪。2. 在法庭上,他承认了自己的上罪。
- 基本含义
- 犯罪、犯错。
- 基本解释
重罪。《周礼·秋官·司圜》:“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汉书·刑法志》:“凡囚,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梏桎,下罪梏。”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不同犯罪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铅笔,犯下了上罪。2. 初中生:我不小心打破了妈妈的花瓶,犯了上罪。3. 高中生:他因为盗窃罪被判了上罪,被送进了监狱。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十一年》。故事中,齐国大夫子服厥职,偷了齐僖公的宝剑。后来,子服被发现了,他的罪行也随之暴露。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而来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上罪”这个成语与犯罪行为或犯错的情况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上”和“罪”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指犯下罪行或犯下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