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卑薄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批评那些心胸狭窄,只顾自己利益的人。比如,你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或者品性,例如:他卑薄小人,见利忘义。
- 例句
- 1. 他的卑薄行为让人感到厌恶。2. 这个人太卑薄了,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 基本含义
- 形容心胸狭窄,品性低下,没有气度。
- 基本解释
(1).土地低洼瘠薄。《后汉书·徐稺传》:“至於 稺 者,爰自 江南 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吴中 卑薄,斸地二三尺輒见水。”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郏亶修东城记》:“ 吕公 之治 广 ,常患旧城不足以容民而议为西城者,皆以地处卑薄毁民居者众而不可为者。”
(2).低劣微薄。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始兄 集 得尉 兴平 ,然后衣服饮食之具有准,而犹卑薄俭贫,给不假足。”
(3).轻贱,轻视。 宋 叶适 《钱则甫字说》:“ 周 道衰,士不知以身为本,而皆以世自名,凡所为立私智,挟污説,无不欲破坏先王之灋而卑薄其身者。”
(4).谦静温和。 清 恽敬 《读论衡》:“然视为 商 韩 之説者有逕庭焉,卑薄则易近于道,高强则易入于术。”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卑鄙”、“卑劣”等,来扩展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卑薄小人,老师都不喜欢他。2. 初中生:他的卑薄行为让同学们感到厌恶。3. 高中生:在职场上,卑薄的人往往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4. 大学生:我们应该远离卑薄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 故事起源
- 卑薄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一篇中。庄子在这篇文章中写到:“夫卑薄者,必有所争;有所争者,必有所师;有所师者,必有所似。”这里的“卑薄”指的是那些心胸狭窄,品性低下的人。后来,这个词语被广泛应用于形容这样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卑薄”与心胸狭窄,品性低下的人联系起来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心胸狭窄,像一条薄弱的绳子,不能容纳更多的东西。
- 词语结构
- 卑薄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卑”表示低下,卑微,“薄”表示薄弱,不足。两个字合在一起,形容一个人的心胸狭窄,品性低下。
- 详细解释
- 卑薄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胸狭窄,品性低下,没有气度。这个词语常常用来描述那些心胸狭隘,小肚鸡肠的人。他们常常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缺乏大公无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