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晋书·郤詵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后因以“得桂”谓科举及第。 唐 李端 《送杨皋擢第归江东》诗:“试才初得桂,泊渚肯伤苹。” 前蜀 贯休 《赠方干》诗:“弟子已得桂,先生犹灌园。” 宋 梅尧臣 《重送祖择之北使》诗:“文章世德已能传,得桂高枝二十年。”参见“ 折桂 ”。
- 基本含义
- 指得到桂冠,比喻获得荣誉或成就。
- 详细解释
- 得桂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得”和“桂”两个字组成。其中,“得”表示获得、取得的意思;“桂”是指桂冠,是古代帝王加冕时所戴的头饰,也是古代文人的荣誉象征。得桂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获得了荣誉或成就,可以用来赞美他人的才华和成就。
- 使用场景
- 得桂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赞美那些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表现出色、获得荣誉的人。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或者一个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 故事起源
- 得桂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中,成绩最好的会被授予桂冠,象征荣誉和地位。因此,得桂这个成语就形容那些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获得了桂冠的人,也就是获得了荣誉和成就的人。
- 词语结构
- Subject + 得桂
- 例句
- 1. 他在音乐比赛中得桂了,大家都为他感到骄傲。2. 这位科学家凭借自己的研究成果得桂,成为了业内的权威。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得桂这个成语。可以将“得”字和“桂”字分别与“获得”和“荣誉”进行联想,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了解其他与荣誉和成就相关的成语,比如“金榜题名”、“一鸣惊人”等。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古代科举制度的相关资料,了解科举考试的历史和制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班级的演讲比赛中得桂了,老师夸奖了他。2. 初中生:我在数学竞赛中得桂了,同学们都为我鼓掌。3. 高中生:他在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得桂了,成为了校园里的英语达人。4. 大学生:她在科研竞赛中得桂了,被学校评为优秀科研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