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威严、气势,也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物、山脉等高大挺拔的事物。可以用于赞美有威严气势的人或事物,表达对其的敬佩和赞美。
- 例句
- 1. 他的身材高大挺拔,气质像一棵陵树。2. 这座建筑物巍峨壮观,像一座陵树般耸立在城市中心。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高耸挺拔,气势雄伟。
- 基本解释
(1).植于陵园的树木。《后汉书·虞延传》:“ 延 进止从容,占拜可观,其陵树株蘖,皆諳其数,俎豆牺牲,颇晓其礼。”《宋史·符瑞志中》:“太常丞上言,其日陵树叶有甘露,帝令百官采甘露。”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六和林卿韵》词:“投老泪,瞻 越山 紫翠,陵树青苍。”
(2). 汉 地名。在今 河南省 尉氏县 东北。《三国志·魏志·荀攸传》:“ 冀州 平, 太祖 表封 攸 曰:‘军师 荀攸 ,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 攸 之谋也。’於是封 陵树亭侯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 建武 元年以户不满三千,罢为 尉氏县 之 陵树乡 ,又有 陵树亭 。 汉 建安 中,封尚书 荀攸 为 陵树乡侯 。”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威严、气势相关的成语,例如“巍然屹立”、“气势磅礴”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并提高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大象就像一棵陵树,高高的身躯让人看起来很小。2. 初中生:他站在讲台上,像一棵陵树般高大,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3. 高中生:这座古城的城墙高耸入云,宛如一座陵树般壮观。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庄子·齐物论》中。其中有一句话是“大木、细微而不可抱者,其根本散乎乎,末干则固。”意思是说大树的根基虽然散乱,但末梢却很坚固。后来人们将“大木”引申为“陵树”,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高大、威严。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陵树”与高大挺拔的树木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高耸入云的大树,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陵树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名词“陵树”和动词“是”构成。
- 详细解释
- 陵树是指高大挺拔的树木,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威严、气势雄伟。这个成语意味着人或事物具有高大的身躯、威武的气势,给人以庄严、威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