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厌禳的词语解释
厌禳的意思
拼音:yā ráng    注音:ㄧㄚ ㄖㄤˊ
基本解释

谓以巫术祈祷鬼神除灾降福,或致灾祸于人,或降伏某物。 唐 薛能 《黄蜀葵》诗:“记得玉人初病起,道家妆束厌禳时。”《宣和遗事》前集:“詔:‘诸卿相,谁人能厌禳此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道士笑曰:‘……我先君以解死之术。’ 崔 生平不信厌禳,笑而不言。”

基本含义
指厌恶祭祀、祈福等宗教仪式,也可指厌烦、厌倦。
详细解释
厌禳是由“厌”和“禳”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厌”表示厌烦、厌恶;“禳”表示祭祀、祈福。合在一起,表示对祭祀、祈福等宗教仪式感到厌烦、厌恶,也可用来形容对某种事物感到厌倦。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对繁琐的宗教仪式或重复的工作感到不耐烦、厌倦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对某种事物或环境感到厌烦、不满。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嵇康传》中。嵇康是晋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有一次参加了一场盛大的宗教仪式,但对这种仪式感到非常烦躁和厌烦,于是写下了“厌禳”这个成语,来表达他对这种宗教仪式的不满和厌恶之情。
词语结构
形容词+动词
例句
1. 他对那些繁琐的宗教仪式感到厌禳,觉得完全没有必要。2. 这份工作一成不变,让他感到厌禳,想要换个新的环境。
记忆技巧
可以将“厌禳”拆分为“厌”和“禳”两个部分,加深记忆。同时,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参加一场繁琐的宗教仪式,感受到厌烦和厌恶的情绪,进一步巩固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宗教仪式、厌倦相关的成语,如“厌弃”、“厌倦”等,扩展对这一主题的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每天写作业感到厌禳,希望可以多玩一会儿。2. 初中生:学校每年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校庆活动,但我对这种仪式感到厌禳,觉得没有意义。3. 高中生:高三的学习压力很大,我对每天的复习感到厌禳,想要放松一下。4. 大学生:每个学期都要进行一次实习,但我对这种重复的工作感到厌禳,想要尝试一些新的挑战。
(0)
诗文中出现“厌禳”的诗词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其九卖痴呆词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0)

九月二十五日京师蝗

西北偏灾复几春,东南大水见书频。

所嗟螟螣来何晚,终使京畿害略均。

名捕敢为天下计,厌禳难谢国中人。

众农虚有登收望,未废豚蹄日飨神。

(0)

上江虹·其二

觅线寻针,看钿盒、常开一扇。

凭绣出、牡丹搭膝,隔窗曾见。

钗角评书谁雅俗,柔荑试酒知寒暖。

倚东风、闲品柳丝长,花须短。君买鹤,新成券。

侬放雀,谁含怨。好厌禳春病,药垆疏远。

香茗最消园令渴,绣床也学嵇生懒。

奈无眠、重捡玉台诗,从头看。

(0)

月山诸峰

平生固寡好,嗜石如奇章。

家无千金产,舁致穷涧冈。

寿星来金华,衣冠何昂藏。

屈肘据膝坐,风雨须眉苍。

松石产花溪,奇诡颇异常。

鼻祖乃赤松,素质侔白羊。

舞袖出烟霞,浑脱类大娘。

想当虞韶成,率兽杂凤跄。

觥觥石柱峰,孤峭仍轩昂。

长不满五尺,势欲摩穹苍。

狮子来何许,俯首未腾骧。

何时一喷薄,百兽走且僵。

鸱尾由天成,略不假斧斨。

端宜侈绘事,讵止工厌禳

东坡小仇池,大笔流芬芳。

康公醉道士,名篇粲煌煌。

矧我此数峰,价重百琳琅。

愿缔金石交,出处永不忘。

(0)

贺新郎.毛卓人示我满江红词数首,中多养生家言,作此戏柬仍用赠黄艾庵韵

容我狂言否。君几见,红颜翠发,一生长守。

万户我求还不得,大志讶君偏有。

竟欲听、飞琼鼓缶。

栾大城头閒骋望,问何人、弱水曾携手。

空绝倒,繫腰叟。生天灵运吾甘后。

且陶陶、三杯卯酒,醺然到酉。

几度罡风天际捲,阆苑露桃红溜。

枉费了、厌禳星斗。

我自人间能倔强,碧霄宫、懒逐仙班走。

任相笑,道傍偶。

(0)

月中桂.咏丹桂

月姊妆成,向银河浅湾,自泻脂盝。

红芳潋滟,早西风筛上,几堆金粟。

绯衣梳裹好,乍卸却、厌禳妆束。

偏罩秋篱外,望来绝似,雁背夕阳幅。

累累绛绡微蹙。爱珑璁细缬,相间黄玉。

枝头桂父,想夜来微醉,脸霞初足。

仙翁颜渥赭,带笑睨、孀娥幽独。

缥缈天香满,银蜍捣来丹臼熟。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