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鸣指的词语解释
鸣指的意思
拼音:míng zhǐ    注音:ㄇㄧㄥˊ ㄓㄧˇ
基本解释

弹响手指。《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二年》:“左右小有异议者,輒为 用之 陷死不旋踵,但潜抚膺鸣指,口不敢言。” 胡三省 注:“鸣指,即弹指也。”《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 文殊 遶女人三帀,鸣指一下,乃托至 梵天 ,尽其神力而不能出。”

基本含义
比喻才思敏捷,思维敏锐。
详细解释
鸣指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鸣”和“指”。鸣指原指弹奏乐器时,指法灵活敏捷,能够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比喻人的才思敏捷,思维敏锐,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
使用场景
鸣指常用于形容人的思维敏捷、才智出众的情况。可以用于赞美某人在解决问题、思考复杂情况时的聪明才智。
故事起源
鸣指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卫将军骑劫列车列传》中。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卫国将军骑劫了敌国的列车,敌国派出一位名叫孟尝君的谋士前来劝降。骑劫列车的将军对孟尝君的言辞敏锐地作出了回应,展现了他的才智和决断力。后来,人们就用“鸣指”来形容这位将军的聪明才智。
词语结构
动词+名词
例句
1. 他在会议上鸣指一番,让大家对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2. 这位学者鸣指之间,就能够准确抓住问题的关键。3. 他的思维敏捷,总是能够鸣指解决棘手的难题。
记忆技巧
可以将“鸣指”与才智敏捷的形象联系起来,例如想象一个人在弹奏乐器时指法非常灵活,发出悦耳的声音,这样就能够记住“鸣指”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才智、智慧相关的成语,例如“才高八斗”、“智勇双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数学比赛中鸣指解答了所有的题目。2. 初中生:她的思维敏捷,总能鸣指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3. 高中生:他的演讲能够鸣指点出社会问题的症结,引起了大家的共鸣。4. 大学生:在辩论比赛中,他鸣指提出了一系列有力的论据,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0)
诗文中出现“鸣指”的诗词

听琴·其二

心造虚无外,弦鸣指甲间。

夜来宫调罢,明月满空山。

(0)

菩萨蛮.京口遣信南归,因题书尾·其三

去年除夕兰缸下。熏香被酒更深罢。鸣指又嘉平。

迢遥蓟北行。门庭清似水。泪滴鸳鸯被。

夜夜捧心眠。何人著意怜。

(0)

真子飞霜镜歌

我家金石罗文房,案头拂拭开缃囊。

晓来启匣见古镜,青铜一片铭飞霜。

略似菱花分八角,千年不蚀凝清光。

背有古画老桐树,双枝并立栖凤凰。

莲花绰约出小沼,神龟游上莲叶香。

新笋破泥欲解箨,参差四面皆筼筜。

山云轻聚衔半月,下有小几横干将。

真子何人在竹下,膝前更见清琴张。

仰观星月共皎洁,七弦乍弄神洋洋。

仙人春夏坐晴暖,忽将雅操翻清商。

一弹閒院有寒气,再弹更觉天苍凉。

五更碧瓦一痕破,惊起青女窥鸳鸯。

此时凉气满庭树,拂叶惨淡将成黄。

阶前明月冷如水,霏霏玉屑沾衣裳。

霜华拂拂看不定,冰蚕丝紧鸣指旁。

我揽古鉴照双鬓,神清意静吟且长。

云净遥天变春夏,每见夜色寒苍茫。

真仙千载不知老,我且磨镜同诗藏。

(0)

颂一百则·其六十六

机轮曾未转,转必两头走。

明镜忽临台,当下分妍丑。

妍丑分兮迷云开,慈门何处生尘埃。

因思良马窥鞭影,千里追风唤得回。

唤得回,鸣指三下。

(0)

得廉彦书

九曲池边见老僧,君为前导启重扃。

十年空忆扬州梦,万里遥瞻长者形。

龙断冥心同委吏,天涯随分作孤星。

何当鸣指相逢去,珍重楞伽四卷经。

(0)

散发

散发垂肩懒更簪,一窗竹水对萧森。

从来耻作资身策,老去终怀报国心。

雷起鼻端秋枕石,泉鸣指下夜横琴。

不缘羸病愁迎客,经岁何人肯见临。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