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渗漏常用于描述液体或气体从容器、建筑物或其他物体中不断地流出,形容情况严重或无法遏止的情况。也可用于比喻信息、秘密等逐渐泄露或外泄。
- 例句
- 1. 这个水杯有渗漏,你得换一个新的。2. 他的秘密被渗漏出去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
- 基本含义
- 指液体或气体逐渐从小孔或裂缝中慢慢地流出。
- 基本解释
◎ 渗漏 shènlòu
(1) [seepage]∶气体或液体通过孔隙流失
很多溪流在某些地段因渗漏而失水
(2) [corrode]∶侵蚀
(3) [loss]∶损耗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渗漏相关的成语,例如渗入、渗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水龙头渗漏了,妈妈快来修一下。2. 初中生:这个容器有渗漏,要小心不要弄湿书桌。3. 高中生:这个公司的机密被渗漏出去了,引起了很大的骚动。
- 故事起源
- 渗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卫尉传》中。当时,卫尉是汉朝官职之一,负责守卫京城的安全。有一次,京城的城墙出现了一处渗漏,城墙上的水渗出来,形成了一个小水洞。尽管当时城墙的守卫们用了很多方法来修补,但水还是不断地从墙上渗漏出来。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比喻信息、秘密等逐渐泄露或外泄的情况。
- 英文翻译
1.percolation; seepage; leakage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渗漏与水或气体的流动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容器有一个小孔,水或气体逐渐从小孔中渗出来的情景,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没有特殊的语法结构。
- 详细解释
(1).水渗透滴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景 ﹞疏决壅积,十里一水门,更相迴注,无復渗漏之患。” 元 耶律楚材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之二:“破船无渗漏,流水不能沉。” 谢觉哉 《不惑集·勤俭持家与勤俭建国的关系》:“如果小河里的水都被渗漏掉了,不流或少流到大河里去,大河里水浅了,不能发挥灌溉航运的效益,整个流域就无法润泽起来。”
(2).喻财务上的漏洞、耗蚀。 宋 陈亮 《章夫人田氏墓志铭》:“夫人不使户内有一毫渗漏,以发越其志而昌其家。”《宋史·蔡洸传》:“ 洸 常言财无渗漏,则不胜用。” 张篁溪 《记自立会》:“公举会计司一员,专管银钱出纳之事……但能办事妥贴,无丝毫苟且渗漏者,可公议重袭其任。”
(3).喻文字、语言上的破绽。《朱子语类》卷六八:“《易》言‘元者,善之长’,説最亲切,无渗漏。” 明 李贽 《答邓石阳书》:“昨者復书‘真空’十六字,已説得无渗漏矣。” 清 栖霞居士 《<花月痕>第四回评语》:“其文前开后合,无一笔渗漏,却不见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