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袭蹈的词语解释
袭蹈的意思
拼音:xí dǎo    注音:ㄒㄧˊ ㄉㄠˇ
基本解释

犹蹈袭。因袭沿用。《韩诗外传》卷七:“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蹈其所以安存,则未有以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唐 韩愈 《樊绍述墓志铭》:“多矣哉,古未尝有也!然而必出於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 清 薛福成 《叙疆臣建树之基》:“曩昔大吏无卓絶之才识,往往袭蹈故常,或欲措施而权不属,未能奋树规模。” 章炳麟 《程师》:“自 晋 以降,特达之士,虽往往在吏职,然不以其学假借王官,何者?知学校之守,袭蹈常故而已!”

基本含义
指照着别人的样子去做,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
详细解释
袭蹈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袭和蹈。袭有模仿、效仿的意思,蹈有践踏、踩踏的意思。结合起来,袭蹈指的是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只是盲目地模仿别人的行为或做法,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使用场景
袭蹈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力,只是盲目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或做法。可以用于批评那些没有自己主见的人,或者警示他人不要盲从他人的错误行为。
故事起源
袭蹈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吴太伯世家》。相传,吴太伯是吴国的始祖,他治理国家非常有方,百姓赞誉他为“吴太伯”。后来,吴太伯去世,他的儿子吴季札继承了吴国的王位。但是,吴季札并没有继承父亲的优秀品质,他只是盲目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因此,人们就用“袭蹈”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没有自己主见的人。
词语结构
袭蹈这个成语由两个动词组成,表示一个人模仿他人的行为。
例句
1. 他总是袭蹈别人的想法,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袭蹈他人的选择,而是应该独立思考。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跟在别人的后面,一步一步地模仿他的动作,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就像是在踩踏别人的脚印一样。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同时,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来积累更多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袭蹈别人的作业,从来不做自己的。2. 初中生:有些学生为了迎合别人的口味,总是袭蹈时尚潮流。3. 高中生: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盲目地袭蹈别人的意见。4. 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袭蹈别人的选择,而是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前景。
(0)
诗文中出现“袭蹈”的诗词

酬程忠彦见赠

与子邂逅春闱中,子未及壮文何雄。

淡书名姓青云旁,天风吹我襟怀香。

巨源耻作寻常流,洪涛忽驾西江秋。

剽窃袭蹈非子情,伯乐一睨人皆惊。

乃更退托多楚狂,谓我有感潭中央。

腰间跃去为龙藏,斗牛下接亭亭光。

尝言文章气所寓,养气未及柔与刚。

乌能发露与剑比,而不与我非其长。

红尘丹汉不足较,傥来勿使心常忙。

安得小艇剑溪上,与子邂逅飞双桨。

满溪烟雨芦花春,渔人一曲声无尘。

夜明潭上人初静,神明欲腥奸与佞。

宝气深盘盘不得,直上群阴俱失色。

此时与子同行藏,倚楼人往空斜阳。

(0)

和李学士试院感秋二首·其二

荒庭初得雨,幽点失凋梧。

滞思舒千卷,高吟想五湖。

蛩声生翠幄,酒力借微躯。

袭蹈贻文病,犹难望汉儒。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