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犹蹈袭。因袭沿用。《韩诗外传》卷七:“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蹈其所以安存,则未有以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唐 韩愈 《樊绍述墓志铭》:“多矣哉,古未尝有也!然而必出於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 清 薛福成 《叙疆臣建树之基》:“曩昔大吏无卓絶之才识,往往袭蹈故常,或欲措施而权不属,未能奋树规模。” 章炳麟 《程师》:“自 晋 以降,特达之士,虽往往在吏职,然不以其学假借王官,何者?知学校之守,袭蹈常故而已!”
- 基本含义
- 指照着别人的样子去做,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
- 详细解释
- 袭蹈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袭和蹈。袭有模仿、效仿的意思,蹈有践踏、踩踏的意思。结合起来,袭蹈指的是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只是盲目地模仿别人的行为或做法,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 使用场景
- 袭蹈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力,只是盲目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或做法。可以用于批评那些没有自己主见的人,或者警示他人不要盲从他人的错误行为。
- 故事起源
- 袭蹈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吴太伯世家》。相传,吴太伯是吴国的始祖,他治理国家非常有方,百姓赞誉他为“吴太伯”。后来,吴太伯去世,他的儿子吴季札继承了吴国的王位。但是,吴季札并没有继承父亲的优秀品质,他只是盲目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因此,人们就用“袭蹈”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没有自己主见的人。
- 词语结构
- 袭蹈这个成语由两个动词组成,表示一个人模仿他人的行为。
- 例句
- 1. 他总是袭蹈别人的想法,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袭蹈他人的选择,而是应该独立思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跟在别人的后面,一步一步地模仿他的动作,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就像是在踩踏别人的脚印一样。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同时,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来积累更多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袭蹈别人的作业,从来不做自己的。2. 初中生:有些学生为了迎合别人的口味,总是袭蹈时尚潮流。3. 高中生: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盲目地袭蹈别人的意见。4. 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袭蹈别人的选择,而是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