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服食玉屑。古代传说仙家以此延寿。《魏书·李先传》:“每羡古人餐玉之法,乃採访 蓝田 ,躬往攻掘…… 预 ( 李预 )乃椎七十枚为屑,日服食之。”《北史·李先传》作“飡玉”。 元 尤存 《送李紫篔归淀山草堂》诗:“仙客近传餐玉法,故人时送买山钱。”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言谈举止非常谦虚谨慎。
- 详细解释
- 餐玉,玉碗中吃饭,比喻人吃饭时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马虎。
- 使用场景
- 餐玉常用于形容人的态度非常谦虚、谨慎,特别是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在处理事情时非常小心谨慎。
- 故事起源
- 古代中国,玉器被视为珍贵的财富,常被用来盛放美食。餐玉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南朝宋时期。据说有一位叫韦应物的文士,他在吃饭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生怕碰坏了用来盛放饭菜的玉碗。他的朋友们看到后,就用“餐玉”来形容他的谨慎态度。
- 词语结构
- 主语+餐玉
- 例句
- 1. 他在处理问题时总是餐玉之态,从不敢有丝毫马虎。2. 这位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总是餐玉之谈,非常客观公正。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想象一个人小心翼翼地拿着玉碗吃饭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谦虚、谨慎相关的成语,如“谦虚谨慎”、“小心翼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时总是餐玉之态,从不敢抄袭别人的答案。2. 初中生:她在领导面前总是餐玉之谈,从不敢夸夸其谈。3. 高中生:他在写作文时总是餐玉之心,一字一句都非常认真。4. 大学生:我们在团队合作中要保持餐玉之态,不敢有丝毫马虎。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保持餐玉之心,对待每一个细节都要非常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