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近台的词语解释
近台的意思
拼音:jìn tái    注音:ㄐㄧㄣˋ ㄊㄞˊ
使用场景
近台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两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它可以用于新闻报道、演讲、文章等场合,表达两地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合作关系。
例句
1. 这个企业与台湾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可以说是近台了。2. 近年来,两岸交流频繁,形成了近台的局面。
基本含义
指与台湾关系紧密,或者在近期内与台湾有往来的意思。
基本解释

乒乓球运动谓接近身前的台面。《体育报》1983.5.20:“﹝他们﹞近台的控球,中台的进攻,牵制了我们特长的发挥。”《体育报》1984.1.14:“促使他们能在发挥以旋转为主、中台球好的前提下,把近台与中台,短球与长球,旋转与速度,旋转与力量等技术较好地结合起来。”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与台湾的历史关系、两地之间的交流合作情况,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一个好朋友,他的爸爸妈妈在台湾工作,我们可以说是近台的朋友。2. 初中生:最近我们学校和一所台湾的学校进行了交流活动,我们班级和他们班级的同学之间建立了近台的友谊。3. 高中生:中国与台湾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这种近台的现象对两地的文化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故事起源
近台这个成语的起源尚未有具体的故事可考。它是根据“近”和“台”这两个字的意义组合而成的,用来形容与台湾关系密切的情况。
英文翻译

1.{乒乓球} close-table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近”和“台”这两个字形象化地联想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比如,可以想象两个人站在非常靠近的位置,他们之间有一座台子连接着,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
词语结构
近台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近台是一个由“近”和“台”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近”表示靠近、接近,“台”表示台湾。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与台湾关系紧密,或者在近期内与台湾有往来的意思。它可以用来形容两地之间的交流频繁、联系紧密。
(0)
诗文中出现“近台”的诗词

拟香奁八咏·其七月奁匀面

新妆自时世,宝镜拂尘埃。

妒雪重施粉,看花莫近台

春风玉树并,秋水白莲开。

瘦怯空光照,娇怜颜色回。

初酣妃子酒,更点寿阳梅。

有约西园会,邻娃不用催。

(0)

题肤功雅奏图

和鸾望阙复临边,夹道人看气倍前。

素鞸已终风木恨,黄麻亲向穸原宣。

枢星影近台三象,卿月光摇尺五天。

特简遄从归沐日,对扬恰值建元年。

冠加廌角峨应甚,赐有龙文许自专。

借箸独当天下计,折冲随运掌中权。

黑衣岂直朝来补,朱帝繇兹世共联。

身历四朝元未老,城如万里信加坚。

可知横草无如此,见说分茒即在焉。

勒石祇堪标懿绩,具瞻还为表淩烟。

(0)

赠区守斋

男儿守身如守城,枕戈待旦中屏营。

男儿守节如持盈,临深履薄时兢兢。

眼中相识满天下,孝廉孰有如先生。

先生自处良不薄,独立鸡群类孤鹤。

读书往往师古人,气象森森近台阁。

去年走马黄金台,手持白璧归去来。

闭门却埽谢宾客,雀罗门巷荒苍苔。

山中野人经岁别,重过书堂散愁结。

半篱霜色映黄花,四座清风解烦热。

主人自号守斋翁,笑杀满城黄口童。

黄口儿童且缄口,听我山翁说翁守。

世人所守田与庐,此翁自守惟诗书。

世人所守钱与帛,此翁自守惟清白。

世人所守逢与迎,此翁自守惟坚贞。

世人所守名与利,此翁自守惟道义。

翁之所守予所思,泰山乔岳遥相期。

相期白首长如此,若问儿童那得知。

(0)

同杨肖韩集林太史书房

玉堂不厌客频来,芳醑随春日日开。

赤管每教旋马待,《黄庭》时复换鹅回。

临风散帙花浮坐,入夜移尊月近台

莫怪门前双屦满,履声行听上星台。

(0)

鹳带箭行

城边鹳城栖,水食衣楚楚。

欲鸣不鸣候天雨,此肉胡宜登鼎俎。

柳营子弟弓石八,南山之石犹饮羽,如汝正可虚弦取。

血毛分披谁汝怜,低摧直诉使君前。

使君德意孚鱼鸟,全汝之生令汝饱。

徐行侧睨若无旁,饮洁啄腥近台沼。

使君暂拥山城麾,诏音不日遄其归。

矢来无乡汝谁依,江湖粗饱莫卑飞。

(0)

上文潞公同甲会

四公眉寿复均年,此会前脩未省传。

筋力轻安同少壮,风标萧洒似神仙。

分司东洛荣难并,聚德西豪事莫肩。

今夕天官应有奏,老人星彩近台躔。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